商品详情
版 次:1
页 数:286
字 数:
印刷时间:2008年10月01日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是否套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072524
内容推荐
跨入21世纪的中国,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又十分明确地把美育纳入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中来,给予美育以应有的地位,终于使社会主义教育成为一种完全的教育。
实施美育或审美教育,其最根本的形式或主要的形式,就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比其他事物的审美含量都充盈而集中。但是,艺术教育绝不等同于审美教育,把二者等同起来的观点,实是一种误解。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功能之外,还包含非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尽管有这样的不同,却都涉及全面素质教育。如果说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涉及不同层面的素质教育,那么,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却可以或可能涉及全面素质教育。就某一层面的素质教育而言,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远不及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那样突出、确定、深刻、有力;就全面的素质教育而言,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又不及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那样广泛、整合、融通,富有韵致。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优点和长处,表明它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
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功能之外,还包含非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尽管有这样的不同,却都涉及全面素质教育。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工艺美术概论
第一节 工艺美术的经济属性
一、工艺美术品的使用价值
二、艺美术品的价值
三、工艺美术与生产
四、工艺美术与流通
五、工艺美术与消费
第二节 工艺美术的科技属性
二、工艺美术的人体工程学
三、工艺美术的技术理论
第三节 工艺美术的宗教属性
一、工艺美术题材与宗教
二、工艺美术工艺与宗教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八章 工艺美术鉴赏教育
第二节 工艺美术鉴赏原则
一、造型
这两个同样发生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的例子,生动地反映着由于审美品位不同所产生的迥异工艺品消费意识。
(三)工艺美术品消费中的财力之分
除了工艺美术消费中存在的地位与品味差别外,还存在着财力,也就是购买力的因素。当然,单纯的购买力差别必须在不受政治影响的前提下,在完善的商品经济体系中才能体现出来。针对不同财力的消费者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在用料是否昂贵,工艺是否精湛,装饰是否繁复上都有所差别。富人有使用金碗和穿绫罗绸缎的意愿,有以此炫耀的动机,自然也有相应的财力。相比之下,穷人只能买得起粗陶碗,穿麻布衣服,在满足最基本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追求有限的装饰。
工艺美术品消费中的财力之分一方面可以通过材料的不同显现出来,当在特定的环境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选择有限种类的原材料时,数量的多寡和工艺的精湛与否就成为攀比的主要对象。中国的苗族女性有佩戴银饰的习惯,苗族选用银饰作为主要的装饰品是因为他们只能通过截留银质流通货币(如银元宝、银元等),才能获得工艺美术品原料。因此,在工艺品材料上难以分出高下时,女子身上银饰的数量和质量就成为苗家人比富的象征。
工艺美术品的消费与生产密不可分,正是有着不同的需求,才会有着丰富多样的工艺美术品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购买力差别进行细分的工艺美术品市场是生产者最容易掌控的,既不会涉及皇权禁忌招致罪过,又不像文人品味那样难以捉摸。生产者可以准确地有规律地针对不同财力的消费者,通过选料、加工等手段来控制工艺美术品的成本与售价,以占领不同阶层的市场份额,满足各阶层的消费者。当这种有序的情况延续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会分化衍生出专攻不同市场的工艺品生产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