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杂技艺术通史
定价:138.00元
作者:安作璋主编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
ISBN:9787544260268
字数:1063000
页码:65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标识:23325276
编辑推荐
杂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杂技艺术已经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上起远古,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现代六编。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文图并茂。全书一百多万字,并从古今中外的大量资料中选用了各种图片四百多幅,力求达到以文释图,以图证文,相互印证和说明的效果,展现杂技艺术之美。本书记述了中华杂技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杂技表演形式和各种技巧,还记述了杂技的组织,流派和各种礼俗制度,杂技艺人的生活逸事,以及与杂技艺术发展有关的社会背景、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部涵盖历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大型中华杂技艺术通史 。
内容提要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杂技艺术通史》记述了中华杂技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杂技的表演形式和各种技巧,还记述了杂技的组织、流派和各种礼俗制度,杂技艺人的生活逸事,以及与杂技艺术发展有关的社会背景、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 目录概述
第一章上古三代杂技的起源与雏形
第一节杂技与渔猎活动
一、杂技与飞石索的关系
二、杂技与鱼叉鱼镖的关系
三、拟声工具对杂技的影响
四、杂技与“飞去来器”的关系
五、杂技与弹弓弓箭的关系
第二节杂技在生产劳动中孕育成长
一、农业手工业与杂技
二、畜牧生产与动物的驯养
第三节远古战争与角抵角力
一、角抵
二、“讲武之礼”与射御、士举鼎概述第一章 上古三代杂技的起源与雏形第一节 杂技与渔猎活动一、杂技与飞石索的关系二、杂技与鱼叉鱼镖的关系三、拟声工具对杂技的影响四、杂技与“飞去来器”的关系五、杂技与弹弓弓箭的关系第二节 杂技在生产劳动中孕育成长一、农业手工业与杂技二、畜牧生产与动物的驯养第三节 远古战争与角抵角力一、角抵二、“讲武之礼”与射御、士举鼎第四节 拟兽形象的出现一、祭祀中的拟兽形象二、驱傩中的拟兽形象三、百兽率舞第五节 古优、古乐舞和远古游戏对杂技的影响一、古优、古乐舞对杂技的影响二、远古游戏蕴含的杂技技巧第六节 幻术与傀儡戏一、周穆王与化人二、偃师的傀儡戏三、诸侯王对声色的追求四、士阶层的崛起与杂技的关系五、岩画中的杂技图像第二节 不断形成的杂技技艺一、耍弄技二、顶技三、橦技四、投掷技五、力技和口技六、角抵七、俳优八、幻术的出现九、动物驯化的发展第三节 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一、斗鸡走狗二、射雉弹鸟三、秋千长跷四、击剑第四节 伎艺人的生活及社会地位一、牛马不如的生活二、生命没有保障三、主人的私有财产……第二编 秦汉时期的杂技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杂役第四编 宋辽金元时期的杂技第五编 明清时期的杂技第六编 近现代杂役附录结束语大事记参考文献图版与插图目录后记
目录
概述
第一章上古三代杂技的起源与雏形
第一节杂技与渔猎活动
一、杂技与飞石索的关系
二、杂技与鱼叉鱼镖的关系
三、拟声工具对杂技的影响
四、杂技与“飞去来器”的关系
五、杂技与弹弓弓箭的关系
第二节杂技在生产劳动中孕育成长
一、农业手工业与杂技
二、畜牧生产与动物的驯养
第三节远古战争与角抵角力
一、角抵
二、“讲武之礼”与射御、士举鼎概述第一章 上古三代杂技的起源与雏形第一节 杂技与渔猎活动一、杂技与飞石索的关系二、杂技与鱼叉鱼镖的关系三、拟声工具对杂技的影响四、杂技与“飞去来器”的关系五、杂技与弹弓弓箭的关系第二节 杂技在生产劳动中孕育成长一、农业手工业与杂技二、畜牧生产与动物的驯养第三节 远古战争与角抵角力一、角抵二、“讲武之礼”与射御、士举鼎第四节 拟兽形象的出现一、祭祀中的拟兽形象二、驱傩中的拟兽形象三、百兽率舞第五节 古优、古乐舞和远古游戏对杂技的影响一、古优、古乐舞对杂技的影响二、远古游戏蕴含的杂技技巧第六节 幻术与傀儡戏一、周穆王与化人二、偃师的傀儡戏三、诸侯王对声色的追求四、士阶层的崛起与杂技的关系五、岩画中的杂技图像第二节 不断形成的杂技技艺一、耍弄技二、顶技三、橦技四、投掷技五、力技和口技六、角抵七、俳优八、幻术的出现九、动物驯化的发展第三节 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一、斗鸡走狗二、射雉弹鸟三、秋千长跷四、击剑第四节 伎艺人的生活及社会地位一、牛马不如的生活二、生命没有保障三、主人的私有财产……第二编 秦汉时期的杂技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杂役第四编 宋辽金元时期的杂技第五编 明清时期的杂技第六编 近现代杂役附录结束语大事记参考文献图版与插图目录后记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