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
版 次:1
页 数:308
字 数:215000
印刷时间:2015年08月01日
开 本:20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是否套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8008735
编辑推荐
《民间美术之旅》由以丰富有趣的图例结合富有创见的文字讲述了民间美术与原始文化、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展现了人类在对美好生活憧憬中创作民间艺术时总结出来的基本特征和造型方法。带领读者从探秘民间美术意蕴的路上获得艺术创作的启示。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创作的,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它的产生与发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中华民族神秘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和独立的美学结构,是表现形式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和各类人物的神话传说,各类民族气息浓厚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各种富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带领读者走上一段探索古老文化的旅程。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神秘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和独立的美学结构,是表现形式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民间美术之旅》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鬼魂崇拜等早期人类的原始观念讲起,追溯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文化根源。各种关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和各类人物的神话传说,各类民族气息浓厚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各种富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带领读者走上一段探索古来文化的旅程。《民间美术之旅》以丰富的图文资料,讲述了民间美术在五千年的积淀中凝聚的精华。全书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民间美术与原始文化、民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寻觅了民间美术传交融和编译的轨迹。它又以微观的港式剖析了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和造型方法,探秘了民间美术的意蕴。还将丰富有趣的图例伴以富有创见的论述,让读者深入领略民间美术之真谛,并从此获得艺术创作的启示。
作者简介
仉坤,199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出版有《中国现代剪纸》《标志设计教程》等专著和教材,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张立,1988年毕业与天津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出版有《展示设计》《色彩应试》《平面设计教程》《标志设计教程》等专著和教材,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目 录
第一章源远流长的文化根源
第一节自然崇拜
一、日月
二、天地
三、火
四、水
五、雷神
六、石头
第二节图腾崇拜
第三节生殖崇拜
第四节鬼魂崇拜
一、地狱
二、厉鬼
三、伥鬼
前 言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史前艺术的文化根源――代序
从广义上讲,大部分手工艺都起源于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美术趣味的重要体现。任何一个民族,只要有劳动人民生活的地方,便会有民间美术存在。从人类的早期社会开始,民间美术便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并与各种工艺品及文化创造紧密相关。民间美术,更多的时候是结合民俗活动,显示装饰美和观赏美。民间美术是我国文化财富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美术的重要遗产。民间美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民间生活中,它是与多方面的文化现象紧密联系的。人们的物质生活、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社会、文化等都与民间美术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美术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现象,它大部分都以民俗活动为基础;同时,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又充分反映着各种民间习俗。
民间美术的形式还依附于民俗物品,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习俗器物,民间美术丰富和加强了民俗的内容和兴味,民俗活动因为民间美术而增加了绚丽的色彩。人类早期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类早期的原始宗教观决定了人类以后的一切艺术活动(神话、图腾等),人类在一个相当长的幼年期里,除了为生存或繁衍所从事的功利活动外,几乎不再有其他所谓纯粹的精神活动了。人类当时的精神活动和意识形态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哲学、科学、宗教、艺术都是混合的,随着某些活动中精神内容的加强,它们才分开独立。换言之,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分离,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明确区分,关键在于某些创造活动或产品不再仅仅具有单纯的功利目的,而是获得了独立的意义。
人类的起源不仅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而且使其成为必然。一定条件下的社会历史关系,既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从根本上规定、制约着艺术的特征和基调。情感、思维、想象、欲求等人类内在的心理功能,更是艺术产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艺术活动归根结底是精神领域的活动,狭义的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类精神的需求和满足。在后来的发展中,艺术越来越明确地成为人类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民族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民族艺术得以生存的源泉是作为文化潜流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代表着一个民族文化*初也是*鲜明的文化血缘和情感气质,并且在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内,这种民族情感、气质得以相对留存和延续,成为民族艺术发展的基础。人民大众是历史文化的真正创造者,他们的生活,无论是精神或物质方面,真实、传统地存在于民间美术中,反映着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爱憎和愿望,蕴藏着可贵的知识、情感和技术。对于任何一种民族文化来说,如果缺少劳动人民所创造的那部分,不管它是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将是贫弱可怜的。
书摘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