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29805_21n.jpg


南关竹马,延庆永宁镇南关村保存了300多年的节日欢庆舞。历史上,永宁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年战争频繁,所以盼望和睦的永宁人根据《昭君出塞》的故事创造了当地的竹马舞。


永宁南关的竹马根据“昭君出塞”的故事改编,由十八个角色组成。表演竹马的共有18人,其中,一人身披红斗篷扮演王昭君,二名丫鬟,一名送亲官和两名骑着骆驼的匈奴迎亲官随行,其余的都是身着黄袍的皇宫侍卫。跑竹马主要以丰富多彩的队列变化为表演形式,表演过程中主要有“里罗成”、“外罗成”、“八卦蹿顶”、“八个葫芦”、“六个葫芦”、“五个葫芦”、“大十字”、“扎篱笆”、“勾担环”等花样套路。在结束前圆场时,还有“龙摆尾”、“雁并翅”等套路,整个表演起来,变化无穷。为竹马伴奏的乐器有:鼓、镲、唢呐、小钹,为竹马伴奏的乐曲有:《将军令》《得胜令》和《打马》等。在这些乐曲的衬托下,竹马表演起来,形象更加丰富更吸引人了。


    2009年,永宁南关竹马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评为延庆县“十大特色文化遗产”。如今,跑竹马已经成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自娱自乐、创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

    关于永宁镇南关村“竹马”的来历,据村中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讲,在他们的太爷小的时候,村里就玩“跑竹马”。可见,南关村“跑竹马”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根据延庆区志的记载:“明宣德五年,阳武侯薛禄率军民修隆庆州城,建永宁城于灰岭。”明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从此可见,永宁南关的“跑竹马”应产生在公元1430年永宁建城之后。因为永宁只有建城之后才有南关,有了南关之后才有人居住生活。据南关村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又讲:南关村的“竹马”是明朝时山西洪桐县的移民带过来的。这种古老的说法是比较可靠的。由此可以确定,南关村的“竹马”是明朝时期由山西移民辗转带到延庆,至今已经有500余年的历史。南关村的“竹马”《昭君出塞》演员多达18人,所饰演的人物各有特色,场面非常恢宏壮观。过去,南关竹马的演员均为男子扮演,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中的许多角色改为由女子扮演,使得人物(王昭君、丫环)的表演更加细腻。这些人物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迎送亲队伍。竹马道具均为本村老艺人亲手制作,用竹篾彩布制成。在马鞍部位留有空档,演员站入中间,把假马系在腰间,使人和马浑然成为一体,犹如人骑在马上。在竹马进行表演的时候,要求演员脚步又快又稳,双膝微颤,犹如马在田野上颠跑,而上身始终保持直立。女角跑马时步态轻盈平稳;男角跑马刚劲有力;而骑骆驼的演员则是一摇一晃、一瘸一拐,幽默滑稽。由于“竹马”这一花会节目形式的独特、道具逼真、音乐浑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技艺高超,表演娴熟的优秀演员,使得永宁南关的“竹马”成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花会节目。南关“竹马” 远近名闻,经久不衰,为永宁镇和延庆区赢得了荣誉。


这里早先的竹马都用纸糊,而且大多从北京城购买。因为看似简单的竹马制作起来要比想象的复杂许多,一般需要破竹、糊纸、糊布、画彩、上漆等20多道工序,其中仅做一个马头就需十多道工序,一个人制作完成一匹马至少需要四五天。


  用蜡烛熏了熏竹片表皮,又用大火燎了燎竹片,接着再用铁丝固定成型……,一根根竹片经老人的双手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几十年前,当沈老爷子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便跟着爱热闹的乡亲一起“跑竹马”,有空的时候还和老花匠们修补撞坏的“竹马”。渐渐地他根据“跑竹马”的实际需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做了创新。


  “两个多小时,一个身长约1米,宽约0.43米的竹马骨架就能做好。骨架外再糊上彩布,布料基本都是红、白、灰、黄四色。马身中间留个四方孔,方孔的四角再各拴一根15厘米的细绳,端头拴一个小木拨吊。演员站在方孔内,把小木拨吊别在腰上,使上身与竹马衔接,马身下部用两块布围起,前后分别画出马的前腿和后腿,样子十分逼真。”创新的工艺是老人多年实践的经验,“村里以前有两个人跟着学过,但都去世了。不过这两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马越来越喜欢,就连娃娃们都愿意跑竹马。”


  临近春节,永宁南关村乡亲们加紧练习着竹马舞,为正月十五县城举行的元宵花会作着准备。


150926811.jpg


W020160126569546445510.jpg


114029805_11n.jpg


上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河北省邯郸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沧州武术(河北省沧州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