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桥头镇内的黄柏峪村盛产青、紫云石,也称松花石。这种石材石质坚硬,花纹自然美观,色泽明亮,纯净无瑕。本溪桥头石雕以青、紫云石为基材,雕成各种形状的砚石,不用着色,异彩天成,用起来滑不流墨、涩不磨笔,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本溪桥头石雕始于明末清初,清代以后已不局限于砚台雕刻,还加工制作屏风、茶具、座屏等工艺品。20世纪30年代,本溪桥头石雕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有石雕作坊10余家,主要作坊有袁景云石雕铺、杨宝信石雕铺、孟凡家石雕铺、孟凡忱石雕铺等。1957年本溪成立了集体性质的桥头石材生产合作社,由老艺人袁斌带领10多个徒弟制作砚台,年产量约800块,高档砚台90多块。

制作一尊精美的砚台需经过选材、构思、勾勒、加工(俗称砍大荒)、细致雕琢、修光、上细、磨削、题款、上蜡等工序。雕刻中注重从单色到重色、浮雕到立雕多重技法的综合运用,呈现三大特点:一、美色,准确把握石材特色,注重对色彩变化的运用;二、美工,在雕刻中保留其自然形态,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效果;三、美观,根据石材的自然纹理随意发挥,并融入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突出作品的观赏效果。

本溪桥头石雕的构图追求辽阔豪放的意境之美,彰显了北方地区简洁、质朴的艺术风格,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非遗项目相关产品

上一篇:【传统戏剧】越剧(浙江省) 传承人:袁雪芬

下一篇:【北京·民间文学】曹雪芹(西山)传说(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