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故事汇 文章内容

  编者按:多年来,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奋力开拓,努力不懈,致力于实现富裕幸福的伟大梦想。在前进的航程中,各行各业涌现了许多优秀代表:工业战线招商引资中有人忘我工作、成绩不俗,农业战线中有人用双手和汗水取得累累硕果,服务业中有人开拓创新、打开另片天地……他们是喀左发展的推动人物,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建国70周年来临之际,本报开辟《讲好喀左故事、展现喀左形象》专栏,记者走近这些行业先进人物,让他们讲奋斗的故事,让大家吸取精神的食粮,在梦想的路上共同前进,让喀左的明天更美好。
  蒙古族马镫、马鞍,蒙古族服饰、乐器,蒙古族“奇石宴”、日常摆件……走进我县东蒙博物馆,在展厅内分门别类摆放着各种蒙古族物件。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是一个民族传承的故事;每一个物件,都静默在那里,向人们讲述着蒙古族的勇敢和那段难忘的历史;每一个物件,都凝聚着博物馆理事长乌春雷的心血。

  “东蒙文化遗产就像散落在大地上的珍珠,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忽略甚至弄丢了。”乌春雷说,自己有责任把这些珍珠宝贝串掇起来,让这些珍贵的老物件“说话”。

  乌春雷是蒙古族人,现任朝阳北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县东蒙博物馆理事长。2014年乌春雷整合资源成立了朝阳北陶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紫砂产品,旗下的“北陶”品牌紫砂产品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辽宁省名牌产品”,并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选为“国礼”。他本人被授予“朝阳市青年创业先锋”“辽宁青年创业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2018年8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我是蒙古族人,多年来,我在经营企业的同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蒙古族文化传承下来。” 他经过苦苦思考,决定建立一座民族文化博物馆,用馆内收藏的物件,向人们展示蒙古族的过去。“为了实现目标,我平时除了阅读大量蒙古族书籍外,还通过拜访民族文化学者和专家、到各地民族题材博物馆考察等方式,实地深入了解、学习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目前我已经参观过100多家国内外博物馆。”乌春雷说,2017年8月,他利用一周时间,自驾途经辽、冀、蒙三省,行程两千多公里,边走边看,边学边记录,参观走访了赤峰市等十多个地区的博物馆、古玩市场。

  经过10多年运作,乌春雷创建了我省首家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喀左东蒙博物馆。馆内主要收藏、收集、整理了大量反映蒙古族民俗、民风的物品,包括服饰、乐器、生活用具等,内容涉及蒙古源流、王府文化、马背民族、饮食文化、日常生活、皮影剪纸、服装刺绣、民族曲艺等8大类。目前,馆藏品已有5000余件。

  馆内的每一个物件,乌春雷都能讲一个故事。“138道蒙古族‘奇石宴’,那些石头都是我辛苦‘淘’来的,从石头的选取到菜名的确定,其中有苦也有乐;马镫展厅品种十分齐全,在国内很少见。”

  乌春雷对收藏蒙古族物件达到痴迷的程度。“有一件萨满教的法器,你感不感兴趣?”接到朋友这个电话时,他正在南方开会。“我当时二话没说,穿着单薄的衣服急匆匆坐飞机赶到北方,收购了萨满教的法器——一个鼓槌和一面手鼓。到最后成交时,我的手都冻僵了,只好让别人帮忙数钱。”他说,那是一件饱经风霜却又无比珍贵的老物件,它是萨满教发展的见证物,填补了东蒙博物馆宗教信仰展厅展品空白。

  乌春雷对蒙古族文化的热爱和执着,感动了无数人。展品中有一副“错金工艺”的马镫,据专家学者研究,这是一副古代蒙古族王爷曾经使用过的马镫,有很多买家曾出过高价向马镫原主人购买都没卖。直到遇到乌春雷,他才慎重地将这副珍稀马镫出手,因为他在参观东蒙博物馆后,看到了这个年轻人保护民族文化的决心和执着。乌春雷说,有一次,他专程到北京拜访近代喀左蒙古族历史见证者乌瑞兰老人,老人得知眼前这个小伙子全身心保护蒙古族文化后,把祖上传下来的两件首饰毫不犹豫捐赠给了东蒙博物馆。从生产经营到文化传承,从生意到公益,乌春雷转换得自然而然。他说:“越是不断接触到民族文化历史,就越发现蒙古族沉淀的东西很多,而真正能够留存下来并且传播出去的太少。”为了与时间赛跑,抢救那些每天都在消逝的历史与文物,他倾尽全力。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丰富馆内展品,乌春雷把沈阳的房产都卖了。

  现在,东蒙博物馆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各级民族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已被列入全省少数民族“十三五规划”重点扶持的民族特色项目,被省民委命名为“辽宁省少数民族特色项目基地”、被市民委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被市社科联评为“朝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多项殊荣,同时被列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乌春雷,正满怀责任和使命向着明天出发。


记者:于彩艳  车力木格
【来源:喀左县报】


上一篇:【传统美术】蜀绣(重庆市)传承人:王晖

下一篇:【传统美术】粤绣(广绣)(广州市)传承人:王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