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项目名称】辽西太平鼓

【项目类别】传统舞蹈
【项目地区】辽宁省葫芦岛市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保护单位】绥中县文化旅游事务服务中心

【项目批准时间】2021年《辽西太平鼓被列入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项目传承人批准时间】王成德为《辽西太平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项目简介】

  辽西太平鼓是辽西地区流传的一种女子民间舞蹈,起源于唐,明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盛于清。
  辽西太平鼓的传授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太平鼓的鼓点表现形式大致分六类,敲击方法与用法共有22种表现形式。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鞭,边打边舞,节奏明快,富于变化。
  辽西太平鼓有丰富的表现力,右手持鼓鞭,打、抽、扣、按、片、挑、沿、卡、倒、撩、边。左手持鼓,摇、颠、翻、卷、抖、压、弹、绕、扑、旋、扇,脚步均匀头稳平,左拜右拜腰眼灵,四面八方团团转,翻滚扑踢一溜风。
  辽西太平鼓虽简单易学,但变化起来又千姿百态。由于受当时满、汉等民族妇女服饰和体力的局限,太平鼓无大蹦大跳动作,只着重“走”和“转”,并以“快”和“飘”来要求“走”和“转”。舞蹈动作大部分是表现妇女劳动生活、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
  辽西太平鼓起源唐代,明代绘画《太平腊鼓》记载了童子打太平鼓的有趣场面,清代绘画《太平春市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到清代太平鼓达到盛行。《锦县志》卷十七《礼俗》中有所记载,辽西其他各县志、地方志也均有类似的记载。
  以往敲打太平鼓的是妇女,不仅因为这些生活、劳动场景都是辽西妇女日常生活主要内容,而且太平鼓的起源也与过去妇女在家寻找自娱自乐方式有关。后来在太平鼓表演中逐渐打破了妇女“垄断”,主要原因是很多男人看到后也加入学习。
  辽西太平鼓有着强烈的实用性与艺术审美价值。人们打起鼓来,不仅表现自己的劳动生活,而且模仿生活现象、自然景物、老人形象以及动物形象,本身就充满了生活情趣。辽西太平鼓对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传承人简介】

  王成德,今年80岁,为《辽西太平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951年春节,王成德当时9岁。在看秧歌表演时,因为演出队伍中缺少一个人,他幸运地被当作替补上场。王成德的悟性和对民俗舞蹈的喜爱,让老艺人格外喜欢他,从此跟随老艺人学习了扎实的基本功。王成德说,学习秧歌等民俗舞蹈为后来掌握辽西太平鼓奠定了扎实基础。
  资料显示,辽西太平鼓与辽东、辽南都不同,后者是祭祀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辽西太平鼓则是在重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时表现的艺术形式。内容表现的是辽西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些场景,如切黄瓜丝、摘豆角、捞干饭、老牛顶架等等。在敲响辽西太平鼓过程中,这些生活劳动场景鲜活呈现在舞蹈动作中,活灵活现。
  敲打辽西太平鼓的人多是妇女,不仅是因为这些生活、劳动场景是辽西妇女日常生活主要内容,而且辽西太平鼓的起源也与过去妇女在家寻找自娱自乐方式有关。
  因此,在王成德小时候,逢年过节街头看到最多的不仅有传统的辽西秧歌,还有辽西太平鼓。看到辽西太平鼓后,王成德被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于是,上世纪50年代锦州街头太平鼓演出队伍中有了一个少年的身影。。




【非遗照片】

IMG_20230921_182653.jpg


IMG_20230922_114104.jpg


IMG_20230922_124139.jpg

上一篇:【传统音乐】辽宁鼓乐(辽阳市)传承人:张连悌

下一篇:【曲艺】东北大鼓(鞍山市)传承人:王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