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项目级别】省级

【传承人批准时间】2021年11月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简介】

张四清,1967年出生于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东四牌村,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灯笼画"传承人。他收藏了很多木版灯笼画雕版,清代的有20多块,民国的有60多块,一幅幅灯笼画记录了历史的发展。

张四清的父亲和爷爷都是从事灯笼画工作,他从小耳濡目染对灯笼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十几岁开始他就开始自己制作灯笼画。每年一到冬闲时节,张四清就开始印制版画。一捆高粱秸秆儿、一沓宣纸、一盒颜料、若干灯笼画雕板,在经过张四清这双巧手的扎制、印版、上色、粘糊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木版灯笼,便呈现于眼前。屋内随处摆放的制作灯笼的工具、材料,时时处处透着他对木版灯笼画艺术的痴迷。

张氏灯笼画有显著的艺术特点。人物形象崇尚英雄,崇尚武术,夸张朴实,富含行侠仗义、杀富济贫、强身健体的内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艺术风格。他藏有许多祖辈留下的清朝及民国时期的老雕版,内容有 :《西游记》,《隋唐演义》,《八仙过海》等戏曲经典人物图案。还有花、鸟、虫、鱼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张四清又新雕刻了十二生肖,卡通人物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倍受儿童喜爱的新式图案。这种传统制作工艺新式设计图案的灯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年春节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张四清乐此不疲,甘愿做“非遗”传承的“守”艺人。




【灯笼画简介】


灯笼画,民间美术品种之一,是彩绘于传统灯笼之上、用于美化装饰灯笼的一种特殊画种,也是我国优秀的民间美术品种之一,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东汉时期宫廷灯彩发展到民间。

南朝梁武帝时,出现了用纹饰华丽的锦加绘佛教、天人和神鬼故事等制成的灯笼,形成了灯笼画。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唐宋时期,随着官定灯节假日制定,彩灯的制作进入盛世,灯笼画的题材增多,绘制工艺逐渐增强。每逢元宵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远远望去,万家灯火,形成“月华连昼色,灯景杂星光”的瑰丽景色。

同时,随着年画的发展和灯彩的盛行,特别是木版年画的出现,为灯笼更加经济有效地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提供了发展契机——利用木版年画的木版水印工艺印制灯笼画,然后裱糊在灯笼上,制作出更精美的灯笼画灯笼。

明清时期,灯笼画除手绘外,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的木版年画作坊出现了专门的灯笼画品种。




【宣传视频



【非遗活动】


活动1 拷贝.jpg活动2 拷贝.jpg活动4 拷贝.jpg

 

【作品欣赏】


作品1 拷贝.jpg作品2 拷贝.jpg作品3 拷贝.jpg作品4 拷贝.jpg

上一篇:【传统美术】北京绢人(北京市)代表性传承人:滑树林

下一篇:【传统技艺】北刘动物标本制作技艺(北京市)代表性传承人:刘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