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津式高跷源于天津,俗称“卫跷”,清代后期由天津移民传到营口。 1861年营口开港后,老艺人组织了天津高跷秧歌队,主要成员有渔民、船工、手工业作坊工人。他们节日里走街串巷表演,有时也为商家开业、交易庆典表演,深受渔民、船工和京津客商的喜爱。天津高跷在营口扎根,并在传承发展当中吸纳了东北民间戏曲、曲艺艺术精华,形成了熔民间舞蹈、武术、杂技、戏曲于一炉的独具地域特色的营口津式高跷。

营口津式高跷表演队伍一般为14人,多则24人,成偶数变化。表演时讲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二人对舞形影不离,配合默契,在演出的场面构图上讲究和谐对称之美。演员表演风格各异,或英姿飒爽、或淳朴自然、或诙谐幽默、或委婉柔情。

营口津式高跷又称“高腿子高跷”,属“冀跷”。跷身高于其他高跷150厘米—180厘米,演员站在观众中有“鹤立鸡群”之感。演员跷技精湛,辗转腾挪,高难跳跃,稳健自如。还有许多高难动作来源于渔民、船工的海上作业及生活,如“鹞子翻身”、“扑蝶翻身”、“摔叉”等。营口津式高跷由于跷身高,跷技难度大,仍保留着妇女不上跷的惯例。

营口津式高跷动作大方,舞姿舒展,韵律和谐。演员脚下踏着“慢三点”,两脚交替由里向外,擦地画弧迈出,膝部颤蹲成律动,双臂展翅向前后甩起,双肩随之微微颤动,腰部夸张地左右扭摆。这些大幅度的夸张动作是津式高跷明显区别于辽南高跷的独特风格。

营口津式高跷队在新中国成立前为季节性民间业余文艺组织,其成员骨干多为渔民和船工。新中国成立后,参与者多为水产公司的渔业工人和造船工人。

 

上一篇:【黑龙江·传统美术】角雕制作技艺(哈尔滨市)(省级)

下一篇:【辽宁·传统舞蹈】本溪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