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if

辽西高跷秧歌在清代中期已经盛行于辽西大地,是城乡祭祀、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清代后期,辽西高跷秧歌与“火神爷出巡”仪式相结合,发展至鼎盛,经过2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风格,得到当地民众的普遍喜爱和广泛参与。主要分布在锦州太和区的女儿河乡、大薛乡、新民乡及周边地区。

辽西高跷秧歌的表演队伍一般在50人以上,多则上百人。人物扮相仍保持原汁原味的古装戏曲装扮,但是已经演变为“扮戏不演戏”。表演者扮戏出的多少依条件而定,多则十几出,少则二三出。随着戏出增加,公子、包头(女角)也相应增加,但必须保持双数。无论戏出多少,公子、包头、座鼓婆、小老妈、傻柱子、老汉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角色。走阵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并形成了“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龙摆尾”等多种花样。

辽西高跷跷高最低的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可达240厘米,表演者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由于跷高且富有弹性,表演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舞动自如,因此形成大扇、大舞的独特风格。表演者注重跷功,动作讲究“扔、跨、蹲、别、拧”五字硬功,擅长表演“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

辽西高跷秧歌以跷高、舞美而闻名,动作粗犷豪放,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艮、艮中逗的突出表演特色。

上一篇:【黑龙江·民间文学】赫哲族特伦古(省级)

下一篇:【黑龙江·传统音乐】鄂伦春族口弦琴(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