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潍坊市临朐县
  【简介】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古之常理。从“天上双星渡,人间六礼成”这一古老的婚联中窥知,婚嫁过程是由六部分组成,即纳采(请媒人说亲,女方同意后,男方送“雁礼”)、问名(男方派人问女方生父之名,女子本人名、排行、出生年月日时,也送“雁礼”)、纳吉(预测婚期是否吉顺)、纳征(向女方送聘礼)、请期(送结婚日期)和迎亲(迎娶新娘)。周朝初期,周公定礼时,把结婚那一天的婚礼规格定的非常高。相传周武王曾有旨,结婚的那一天,男的赐上大夫之衔,女的赐娘娘份位,中大夫以下百官让路。自隋朝开始,婚娶用状元仪式。清末科举制度废除,但直到建国前,结婚时仍用状元仪式,新郎披红簪花,新娘凤冠霞帔。据说知县老爷路遇花轿,还要停立道旁让路。传统婚礼,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演变,今将传统婚嫁程序、现有特殊婚 姻等分述如下。

 

     一、传统婚嫁程序

    1.找媒人。旧时婚嫁之事,自由恋爱者极少,多是家长包办,通媒结婚,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在十四五岁左右,父母就开始酝酿,为此事而操心,一般先找媒人,牵线搭桥,成人之美,大多是男方托亲朋好友到女方家提亲。极个别媒人,比较专业,多被儿女难找对象的家庭请到,先送上礼品,“成不成三两瓶(酒)”,媒人则竭力为男女双方服务,尽力说成。一般是媒人初步物色好对象后,再找一个算命先生算一算二人属相(十二生肖)合不合,男女属相方向对不对,如果不合不对,一般不能成亲。旧时成亲讲究“门当户对”,即所谓“官找官,民找民,种地还寻牵牛人。”那时的择偶观,一般家庭是:“庄户人家三件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俊妻怕养不住;女子是:只要男方有几亩地,不管人丑俊,饿不着就行。但大都通过媒人,女问男方的年龄、人品、房地多少、兄弟几个、父母为人等全部家庭状况;男问女方的身材高矮、长相、“金莲”大小以及父母的家教等。多数媒人两说好,尽力促成亲事。建国后提倡自由恋爱,找媒人的渐少,媒婆更少见。

    2.送柬。旧时,亲说成了。第一步就是“送柬”,是签订婚约的一种形式。这一天由男方备好彩礼,如衣料、化妆品、首饰、鸡、鱼、肉、点心、饽饽等。饽饽都贴上红纸剪的双喜字,其他物品都用红纸包裹,最后用大红包袱包起来,象征吉庆。媒柬内容,男方礼帖上写“恭候金诺,右启”。女方回帖上写“祗聆玉音,肃复”。内签(约一寸宽,长与礼帖上下相齐的纸条)上写“大德望翁某某大人阁下”,以示尊敬,下款自称。对方辈长称“姻侍生”,辈平则称“姻愚弟”,辈下则称“姻眷晚”。回柬称呼与男方相同。礼帖封套,印着金黄双喜字,写上“天作之合”、“五世其昌”等语。媒柬盛在拜书匣内,并放上一套空白礼帖,准备女方回柬。匣内还放上栗子、枣、清钱各一对,或小面鱼一双,用红包袱包裹,由专人持送。彩礼用“食盒”(木制椭圆形或园形、四层、油漆红色、上下扣合,专为送礼用的器具)盛装,用长条红纸写上“文定厥祥”四字,斜帖在上面,别人不能随便启视。食盒两边有木架,二人用扁担抬着。一台食盒一般有四色礼,即一刀肉、两只鸡、两条鲜鱼、八封点心。富裕户用数台食盒,贫困户用不起食盒,只用饭盒子(四方形木盒,系嫁妆的一种)挑着。礼品多少,由男方经济条件而定。女方回礼,一般是饽饽、鸡、鱼,还有新婿的鞋、帽、腿带等。男女双方的礼品多为双数,以示吉祥。去投柬的人,女方都发赏钱,多少无规定。投了柬就成了亲戚,不能反悔了,可以互通庆吊,互送节礼。双方的婚姻关系从此得到社会的公认,无论哪一方再提出退婚,都是不道德的。建国后,送柬形式渐少,多是口头订婚,有时也买些赠物,都在婚前到乡镇政府(后为民政部门)履行登记手续。

    3.要日子,查日子。结婚迎娶的日期,旧时多请人根据女方出生的“八字”(年月日时的干支数)查出来的,这就要到女方家去要她的生日时辰,并举行一种仪式,这就叫“要日子”。要的时候也要用礼帖(与投柬礼帖格式相同),男方在礼帖上写:“敬请鸾庚,右启”。女方回帖写:“坤命某年月日时生,肃复”。内签与称呼和投柬的礼帖一样。男方根据要来的日子,请人用通书、历书,查出所谓黄道吉日。过去的“黄历”,如同现在的《农家历》一样,每年一册,大量记载着封建迷信的教条,专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查考,尤其是有关娶嫁的事,所载更详,所以又称“婚书”。

    查日子有现成的步骤,要搬出“黄历”来,逐项查找。先查男女属相,对照当年的“干、支”,看是否禁婚年。如属“禁婚年”,男女不宜娶嫁。其他多按女方的生辰“八字”为准。“婚书”规定每个属相在一年中,有两个“大利月”和两个“小利月”,最好用“大利月”。如今多由男女双方选一吉日,不少定在“五一”、“十一”、“元旦”等节日结婚。

    4.送日子。旧时查出的日子要及时送出,一般写:结婚日期、铺床方向、上下轿方向、坐床方向、次日下床和三日开脸方向等六条。开头一条,写“谨择某年、某月、某日迎娶大吉”,其余五条,以“新人”冠头,“迎喜神”结尾,这是一定而不可移的。方位、方向不要迎了“太岁”(什么年“太岁”在什么方向,老黄历上有规定),迎了“太岁”就会倒大霉(旧时人们遇见倒霉的事,常说碰到了“太岁”)。送的“日子”用红纸,一式两份,仍用拜书匣,择日派专人持送女方,两份都送去,女方留一份,迎娶时将另一份再带回男方(因为送双不送单)。再就是送日子距迎娶日不能超过三十天,即不送过月日子。迷信说法,如用日不当,犯了诸忌,是会招来大祸的。日子查好了,即便是阴雨风雪,也得如期行事。如今男女双方共同商定结婚日,也没有旧时送日子那些繁琐手续了。

    5.陪送嫁妆。旧时,送了日子双方就准备结婚。多由女方缝制被褥,都找个三、六、九的好日子,请几个父母双全的人帮忙缝制。被褥的四角上缝上(九个籽的棉花,图九九长远),并用红绳串上栗子、枣、花生果、清钱,缝在被上,图早生子、早发财。同时念道:“一对栗子一对枣,大的领着小的跑;一对栗子一对钱,大的领着小的玩。”特别是女方更加忙碌。那时的风俗,必须女方陪送,一般有柜、箱、鞋箱、帽盒、抽屉桌、饭桌子、饭盒子等,这叫两摞到顶的缘房。还有被、褥各一套,叫一铺一盖。其他衣物、首饰不可少。嫁妆多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有的富户几柜、几箱、大橱、小橱、八仙桌、椅子、铜盆架、衣架,几铺几盖,各种衣物、首饰应有尽有。送嫁妆的队伍排列一二里路长。贫困户只陪送少量小型家具和生活用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陪送嫁妆比较简单,多为橱、桌、铺盖,干部、职工大都用自己身边现成的木箱或柳条箱、衣被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嫁妆标准要求越来越高,逐步发展到箱、桌、橱、柜以及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之后又更为沙发、组合柜、席梦思床及彩电、冰箱、摩托车新三大件,如今个别富裕户甚至有楼房、轿车和电脑,更多了戒指、耳环、项链“三金”等。

    旧时,送嫁妆俗称送缘房,不论抬的挑的都用红绳捆着,并贴上红色封条,箱柜里放上钱币表示吉庆。还有一个跟嫁妆的老婆子,怀里带着钥匙,只有她才能开箱柜。对送嫁妆的人们,男方除酒饭招待外都给赏钱,多少无规定。嫁妆多是取得婆家喜欢的主要条件,所以女方尽量陪送。嫁妆一到,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娘亲手做的绣花鞋,绣有各色各样的花卉,红红绿绿,十分好看。有人看做是新娘针线活水平的体现。嫁妆抬在喜主院内,解下红绳,这时有人拾起两根撇在堂屋顶上(俗称拴牛绳),口中念念有词:“红绳飞上屋,日子过的富”,“红绳落屋顶,金银满缸、良田千顷”。如今送嫁妆少了许多规矩和麻烦,有的早已放在了婆家,或准备结婚的新房里。

    6.布置洞房。举行婚礼前,要张灯结彩,布置好洞房。大都在门前搭一彩棚,安放桌凳,供喇叭匠奏乐用。门上要贴红对联,门前、院内还要贴些双喜字。准备工作最主要的还是布置洞房,首先是扎虚棚,粉刷墙壁,然后是挂画子、贴花屏、剪纸花,什么“凤凰串牡丹”、“麒麟送子”、“富贵有余”等图案都有。窗户用红纸满糊,房门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喜联,一般惯用的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联句。同时把亲朋送来的贺幛(多是6尺长的红绿绸料,上边用方块红纸大书什么“花好月圆”等吉语),贺幛落有上下款,上款写:某某令郎花烛之禧;下款写某某敬贺或顿首拜贺。此时洞房内贴的挂的都十分艳丽。

    铺床,一般买两领新红席铺在床上,席下铺少量芝麻楷和麦穰,铺的时候念念有词:“铺上芝麻秸,生个孩子做秀才”,“铺上黄麦穰,生儿中个状元郎",“铺得厚,夫妻恩爱到白头”,“铺得暄,夫妻恩爱到百年”。床上铺被褥,被褥的四角缝上花生、栗子、枣、清钱等,意思是早生贵子,富贵前程。铺完床接着填枕头,边填边说:“填上棉花卷,生儿做大官;左一把右一把,大的领着小的耍。”填好了枕头,靠床沿冲门一角,放上一只斗,斗里盛着麦子,床沿下放一块正方形的迈脚石,上面摆着一块蒸糕,糕上插满栗子、枣,用红布包着,准备新人踏糕上床,意为步步登高(糕)。洞房布置好后,再放上嫁妆,挂上门帘,一进洞房,使人有一种幸福美满的感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洞房布置较前简单,80年代以后又比较讲究,主要是新房、床铺器具等布置的宽敞、明亮、整洁,去掉了旧时那些迷信色彩。

    7.请客送礼。旧时,婚礼前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主动来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人称总管,亦称红总管,由他按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柬、雇用车轿,请乐队、厨师、账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这场喜事办得是否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否得当,亲家宾客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就全看红总管的能力了。所以,红总管一般由村里懂得这套礼仪的长者来担任。婚礼之前还要下帖邀请客人,男方开始叫亲戚,姑、姨、姥姥、妗子等都叫,叫来的亲戚都带着喜钱,其余的亲戚朋友也来看喜,一般用大箢子,割上一刀肉(至少6斤),放上一捆粉条或芹菜,用红包袱蒙着,送往喜主家,这叫“送小饭”,礼品重的用食盒。喜主回礼多用饽饽、面鱼或猪肉等。还有的送贺幛或喜钱。有的个人送,有的集体送,通称看喜。礼品的厚薄,要看两家交情的深浅、亲戚的近疏和每家的经济情况。一般是随到随宴请,本村的因当时无暇招待,改日宴请。宴请时先下请帖,请帖用红纸,上写即午“喜酌候光”,或翌午“喜酌候光”,下写某某鞠躬,标上月日。宴会在结婚那天也有好几桌,多设在自家或邻居家中,全由聘请的厨师和帮忙人操办,谁负责挑水、烧火,谁负责端大盘、送酒菜、摆酒桌都有分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请客送礼之风大减,80年代以后又大兴。如今请柬的范围更广,有的在饭店、宾馆、酒家大摆喜宴,几桌、几十桌不等,甚至连请数日。礼品多为红包(现金),已由几十元升为几百元,名为喜钱。喜宴大多比较丰盛,菜肴中“四喜丸子”是必须有的。女方在出嫁前,亲戚、朋友也大都前往贺喜,这种祝贺俗称“人事”。

    8.迎娶。旧时,婚礼这天早上,喜主家还有吃面条、送面条的习俗,叫吃喜面。同时还要送给亲邻、近族特别是老人吃,传说吃了喜面条,可以免灾、长寿。有的图省事,干脆将一碗面条倒进公用的 井里,让全村人共同享用,有“喜面汤,吃满庄”之说。

    旧时举行婚礼,不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一般都雇上一棚子喇叭,吹吹打打。有的户用两棚子,甚至三棚子,唱戏、演奏,那场面就更热闹了。迎亲有的用一乘轿,新郎不跟着去,有的用两乘轿,新郎亲自去领新娘。新郎乘坐的叫“官轿”,准备给新娘坐的叫“花轿”,去时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压轿童子”。富有大户则用旗锣差或灯锣差,灯锣差比旗锣差增加八个宫灯,还有旗、牌伞扇、金瓜、钺斧、朝天镫。迎娶出发前,新郎坐在堂屋正中椅子上,由懂礼仪的人帮助梳洗打扮,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马褂,披红戴花,足登快靴,在乐器伴奏中顶戴完毕,再步步红毡,进入官轿,端坐以待。一切就绪,几声锣鸣,粗细乐齐奏,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俨然有状元游街的派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迎亲开始换乘小推车,骑自行车,甚至徒步走了。90年代后,逐步换乘轿车,有的一次用六辆、八辆。

    结婚日近午,女方接来迎亲的花轿,便把轿内带去的凤冠、袍、带等,取出搬到家里去。新郎一下轿,就有陪客走向前去迎接,这时傧相帮忙人持红毡在中间一放,二人相互一揖,即由陪客陪伴,先到女方主屋(内摆祖先牌位),叩头跪拜,然后引进客厅,入席款待。新郎都是面南正中而坐,陪客左右两侧相陪,席上的肴馔,特别丰盛,花样也多,俗语说:和招待闺女女婿一样。在酒席期间,看新女婿的围得风雨不透,特别是姑娘们看得更仔细,评论新郎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话题。如今新郎、新娘穿戴花样繁多,化妆盘头的不少,但叩头跪拜的已少见,宴请还是照旧。

    9.封赠“发嫁”。旧时,发嫁穿戴特殊,规矩很多,都是找父母双全与新娘不犯属相的姑娘给新娘梳妆打扮,这叫做“封赠”(封赠娘娘)。各种乐器齐奏,先给新娘头上戴鬏髻,然后凤冠霞帔,围以八幅罗裙,装扮起来恰似京戏中的娘娘。脚上穿红布缝制的软鞋,还穿上由婆家送来的“过门棉裤”(该棉裤不管啥时结婚,天气多热都要穿),腰里挂上铜镜(据说铜镜就是“太极圈”,邪魔鬼祟,不敢近身)。打扮停当了,乐器也暂告一段落,静候发嫁。这一天出嫁女一般不敢吃喝,即便吃点,也是鸡蛋、栗子、核桃之类食品,因为半道不能下轿,一夜不能下床,故而少吃少喝。发嫁了,令锣一响,喇叭一吹,细乐也响起来,蒙上顶头红,由两位媳妇(嫁客)搀扶,新郎在前,新娘随后,红毡轮流递铺,在乐器鸣奏中送入轿内。这时新郎端坐官轿,全付执事整队前列,官轿一动,花轿即起。同时轿夫大喊:“上轿银子,下轿钱!”女方早有人准备好,接着应声:“有!”随即把钱递上。这当儿,女方母亲手端一碗清水,向轿底下一泼,意思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永无反悔。虽然是喜事,但禁不住含泪而别。男方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单乘花轿去娶,也有用车扎上棚子拉的,新娘虽不能用娘娘服饰,也打扮得漂漂亮亮。只有改嫁的媳妇,不再坐花轿。

 

    花轿前进途中,前头鸣锣开道,旗帜招展,金瓜对对,钺斧双双,各种执事,列队而行。官轿在前,花轿随后,都有伞扇高举、双冠盖。这时女方有两个男送客跟随,一对抬食盒的紧跟(这叫随身饭),另有两个“随从”提壶杯抱暖瓶的,伺候路上干渴饮用。逢村过镇,都是吹打一番。亲戚朋友早备茶点,着人奉上,名叫“献茶”,男方一般不吃不喝,跟轿的酌情收留,赏给喜钱,一般赏钱价值超过礼品。如果无钱付赏,是很丢脸的事。再就是跟轿的早备一些小“喜”字和小方块红纸,每张红纸包两个清钱,一路逢桥、河、井、庙、村头、巷尾到处撒贴、掷钱,造成一路喜庆气氛。传说到处挂红,可以引来喜神,避除邪气,保证一路平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嫁已很简单,80年代以后,又恢复了一些旧时习俗,但迷信色彩很少,多用轿车拉着新人、陪客、亲属一同前往。

    10.过门拜天地。旧时婚礼都要夫妻拜天地。娶亲队伍到达喜主门前时。女方来的“送客”,由陪客陪伴,拜见男方亲家,这叫认亲,同时设宴招待,当晚即回。

    新郎下轿后,官轿移开,花轿抬至门前,新娘下轿坐铺着花毛毯的板凳“蹲福”。过门时辰一到,方可过门拜天地。这时喇叭号头,笙管细乐,又配合演奏起来,早有人等着轮流铺毡。新娘下轿后,由“小姑子”捧着火盆在新娘面前晃动,这算烤了火(暑天再热也要举行这种仪式,意为驱除邪气和表示亲热)。紧接着由两位女嫁客搀扶新娘,新郎前引,新娘怀抱红包袱随后,红包袱上插一杆小秤,上挂新娘腰里带着的铜镜。怀抱红包袱,有抱福之意;秤,旧时十六两为一斤,十六颗金星,为十六星宿,新娘怀抱秤杆,即表示星宿落怀,预兆生个小孩,会是顶星相的人物。大门门槛上放一马鞍,过门的时候,女嫁客小声对新娘说:“大步跨”。接着小声念叨:“新人跨马鞍,一步一个黄金砖。”这时有人把早已准备好的“红砖”(用红纸包裹的砖坯,摆在插着两双筷子的红纸包的草把上),压在大门顶上(有二门的压在二门顶上),以示避邪。新郎、新娘过得门来,院子正中,早巳摆上大供桌、蜡烛台、香炉、供品,两边各摞上五个大饽饽,方桌前沿摆着三个酒盅、三双筷子,桌前铺着一领新席。新郎新娘走到桌前双双侍立后,纸箔烧起,鞭炮齐鸣,喇叭声、细乐声,又一阵高奏,观看的人站满了庭院。此时,由长辈领着拜天地,新郎叩头行礼,新娘由嫁客搀扶,头微俯,腰少弯,稍作裣衽样子,就算拜了天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旧习基本废除,又兴起了新人拜毛主席像,80年代以后又增加了拜高堂(父母要早备改口费红包)、夫妻对拜。如今不少喜主多请婚嫁公司,全程服务,省事、热烈、喜庆。

     11.坐床、闹洞房。新娘拜罢天地,就要坐床、闹洞房。新娘跟随新郎跨过堂屋门槛时,嫁客仍低声嘱咐:“大步跨。”接着叨念:“新人跨大步,家里的金银无其数。”进了洞房,新郎踏糕上床,绕床左右各踩一圈即下,随后新娘由嫁客

 

 

(图228)

 

    扶着,也踏糕上床,嫁客随又祝念:“新郎新娘上了床,步步登高免灾殃。”这时有一嫁客把丝矍、小秤和铜镜,一起插放在斗上(这叫斗升三级),新娘按照择定方向坐下,从此就坐起床来。这时早有人把两盏红灯点起(旧时用豆油灯,棉絮搓芯,再使红线绳连起来拴在一处),放在窗台上,约过五六分钟,新郎用插在斗里的秤杆,将新娘的顶头红挑下,这才揭开了小两口整日闷在葫芦里的秘密。双方秀丽丑陋,是否如意,生米巳做成熟饭,也就无可奈何了。

 

    新娘的顶头红挑下后,接着吃随身饭,一般吃面条,有人问:“生吧?”新娘答:“生。”表示结婚后早生小孩,但一般不吃,只是做个样儿。新郎挑完顶头红出来,坐在堂屋正中,一口咬两个馒头,这叫“咬福”。然后,填枕头、背“孙子”(婆婆背着填好的枕头)。这时,

    无论是大伯还是其他长辈,都不防趁机来看一看,所以,看媳妇的格外多,屋里屋外挤得满满的。有人在屋里看不见,就在屋前戳破窗户纸看,这是喜主所欢迎的,因为有一个窟窿生一个儿之说。闹喜房的

高峰过后,开始喝合婚酒,一对新人对面而坐,两把酒壶也用红绳连起(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意思)。这时多由几个小叔子、小姑子或其他下辈陪着。新娘一般不喝,都是由陪客相劝,逼着二位新人碰杯,拥抱……总是推扯一番。喝完合婚酒,闹喜房的才渐渐散去。由于红灯一夜不能熄灭(俗话红灯灭,不是死公公,就是亡婆婆),二人还要轮流剔灯,所以坐床一夜,直到天明。这一夜最好窗外有人偷听,一般都是把窗下放上一把扫帚,蒙上一个红包袱,权作人听。如今踏糕上床、“斗升三级”等旧习已废,但喝合婚酒,亲朋、同事闹洞房仍很盛行。

    12.问安。旧时,新娘二日下床,开始打扮,金环玉坠,髻鬓插花,披肩围裙,镶佩玲珑,绣花鞋上缀以银玲,一步一响,别有一番娇艳风姿。梳洗妆罢,拜见公婆及其他长辈,一一问安。这个习俗,据查早在唐朝已很流行。所拜见的都有磕头钱,新媳妇也分送出嫁时带来的糖果、面食和喜烟等。

    13.开脸、磕头。旧时,三日早上多由大伯嫂子来给新媳妇开脸,也有的地方新娘在出嫁时开脸。开脸就是用红线双成两股,使二线扭转,将脸上汗毛撕掉,开了脸就成了媳妇。早饭后,新娘由大伯嫂子陪伴,小姑子跟随,到近服长辈家磕头,也算认识认识,长辈给些磕头钱。

    三日磕头是新媳妇大显风彩的时候,因为结婚那天,由于穿戴结婚惯用的服装、饰物,还穿着厚厚的棉裤,新人的风姿难以体现,三日磕头才是新媳妇的真正亮相。

    14.回门。新媳妇回门由娘家派人派车接送。旧时多由一小男孩跟随压车子。因这是婚礼后新媳妇第一次回娘家,必先请示公婆住娘家的日期,公婆答复,一般是“叫三还三”(即结婚三日娘家来叫,在娘家住三天再回婆家),也有“叫五还六”、“叫六还六”的。这主要看叫和送的日子,怎么避开七(初七、十七、二十七),就怎么定。期满再由来叫的人(叫送不换人)用车上午(亦扎着车棚子)送回婆家。送时娘家一般装上两个大箢子,一个箢子盛饽饽,一个箢子盛猪肉等。到婆家后,把已做好的喜鞋,分送给公婆和本家大伯、小叔子等。回门之后,新郎要上喜坟,先本家祖先,后外祖父家,坟头都压红纸(包括近族的),以示吉祥。至此婚嫁告一段落。

    二、特殊婚姻

旧时无婚姻法可循,有钱财的人可以娶三妻四妾,还有一些封建陋习婚姻,统称特殊婚姻。如今娃娃亲、指腹为婚、童养媳、亲上加亲、转亲换亲、续亲、坐山招夫、买卖婚姻、替婚、典妻、灵前行婚等丑恶现象早已绝迹。但有的地方仍存在个别现象。

1.招养老女婿。农村多有此婚,男方称“倒插门子”,女称“招赘”,是一种男到女家从妻居的婚姻形式。一个家庭,若有女无儿,又无近支“过继”,于是把闺女留下,招来女婿落户,以继承家产,传延子嗣,养老送终。这也是为了生活上的方便,特别是老来生活的需要,这个男子便成了女方家中的主要成员。被招女婿大都是家中兄弟多,家境贫寒,一时难以找对象,本人又情愿入赘。有的先到岳父家劳动一段时间考验考验,便可结婚,一切费用由岳父家操办。婚后当面称岳父、岳母为爹、娘,担负老人的养老送终的义务,殡葬为老人披麻带孝,一切与父母无异。如今招赘已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认同,上门女婿同其他家庭成员享有同等待遇。

2.改嫁。丈夫去世或离婚后再嫁的统称改嫁。旧时有的丈夫一纸“休书”就把妻子休回了娘家,这是女子非常伤心的事,她面对委屈无处诉说,但迈“二道门槛”极不容易,因为民间还有“好马不备双鞍辔,好女不嫁二夫男”的旧观念束缚着。旧时寡妇改嫁,常遭受来自婆家、娘家和社会舆论的重重压力,相当困难。改嫁者不声张、不坐轿,多由丈夫或兄弟夜晚用车载或驴驮接回婆家,吃顿喜面算完。新婚姻法实施后,改嫁成为妇女正当权益,不再受歧视。如今离婚、再婚已成为正常现象了。

    3.结阴亲。系指给未结婚而夭亡的青年男女双方的灵魂结婚,亦称冥婚,是一种为死人缔结婚事的婚姻形式。旧时没结婚的少女死了以后,不能埋在自家的坟地里,就找个没结婚就死了的少男,与其埋在一起,叫结阴亲。这种婚礼仪式很简单,但也有使花轿的。轿内放着男女双方的牌位,吹吹打打,在大街上转一圈,抬到男方坟上,将牌位烧掉。还有将女方尸骨移入男方坟墓中,给他们合葬结婚的。结阴亲之后,两家就成了儿女亲家,互相往来。此举虽属陋习,对于死者已无什么意义,但对于死者的父母来说,心灵图个安抚。

    三、旧时婚姻禁忌

旧时同姓不通婚的风俗根深蒂固;至亲之间不能“岔辈”(岔辈就是男女有一方“爬辈”);两人犯了属相不能结亲;确定后的喜日不能更改;孕妇不能当送客或迎客,不进喜主家,不进洞房;穿孝期间不婚嫁,欲婚嫁得在别户进行。新媳妇还有许多节日不能在娘家过,叫“忌”,假如在娘家过了叫“违忌”,认为该忌不忌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如新媳妇不在娘家过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七月十五、中秋节等,如今仍有少数人相信这些习俗。

 


上一篇:【民俗】临朐丧葬礼俗(潍坊市)

下一篇:【民俗】临朐年俗(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