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潍坊市临朐县
  【简介】

   海浮山庙位于海浮山之巅,古称“钟灵寺”,后更名为“浮山寺”、“浮山庙”。

   海浮山庙历史悠久,始建于汉朝。据史料记载,北魏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年),南齐钟山高僧僧远莅青州说法,游遍境内名胜,来到临朐冶源海浮山,漫游境内名胜至此,再三赞许此山景色别致,泉水绝佳,宜建兰若佛寺,并奠基定址山阴之阿。羽客随至,宜教筹办,募化醵金,于此营造殿庑,名“钟灵寺”。处建殿舍数楹,规模不宏。孝文帝延兴初年(471年),大兴土木拓址扩修。建有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大熊宝殿、法堂、斋堂、僧舍等30余楹,守寺僧侣10数人。至唐高宗龙朔间(661-663年),再次增修大殿、藏经阁、禅堂、披兵房、宰牲房等10数楹。至此,一座中国传统形式的院落佛寺基本落成,并更名“浮山寺”,殿宇崔巍,气势壮丽,又处龙湾之侧,人工自然,互为烘衬成景,蔚为大观。高僧信士,墨客骚人,慕名而来,揽胜参拜者颇多。佛教发展,至唐鼎盛。盛极必衰,唐末,会昌五年(845),武宗李炎赦令天下拆庙毁佛。在“会昌法难”中,经营400年的浮山寺,亦殿倒佛毁,一片狼藉,难得幸免。

   北宋建立,道家兴起,仁宗庆历间(1041-1048年),于该寺旧址重修,虽规模恢弘如前,然缁衣换羽流,法门更道院。非但供奉神像有异,庙殿整个排列格局、造型结构、形式风貌,甚至纹饰色彩亦不相同,并更名“浮山庙”。此庙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增修,数加功饰,有殿庑楼阁、斋房道舍70余楹,是邑内屈指可数的大庙宇。

海浮山之巅,殿阁高耸,古柏苍翠;其阴,熏冶泉汇流成湖,碧波荡漾,山光水色,风景宜人,为齐国南境名胜之最。每岁上巳、放生节、重阳节香火颇胜。民国《临朐续志·岁时》云:“邑南海浮山,有香火大会,是日,侍女云集,人山人海。山阴即为(熏)冶湖,水竹清幽,凡登山者靡不游览湖滨,以赏水竹之胜。”

   民国初年,庙宇无人管理,军阀混战,匪祸频仍,任其出入糟蹋,殿舍日渐损坏。抗战期间,日伪军盘踞海浮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庙先遭兵燹之祸,后拆除墙垣,基石砌为碉堡,树木伐尽,搭为“路障炬堆”。至此,近千年的文物古迹,当然无存,化为废墟。

   近年来,为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恢复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事业,在海浮山之上重建了“浮山庙”“文昌阁”等古建筑群,又恢复了海浮山古建筑群。

海浮山庙建筑布局虽依原址而起,但间架结构、形式风格有变,殿阁由原来硬山式改为大歇山,基台由低变高,阁台实心换拱门,封顶青瓦更琉璃。斗拱层叠外挑,檐桷翘出,环廊石栏,槛楯纵横整齐,錾刻玲珑工致。造像肃穆威重,壁画栩栩若生。纵观全局,高低错落有致,瞻内望外,无处不胜往昔,更有民间艺人、戏剧爱好者,跑旱船、扭秧歌、杂耍等竞相献艺,引得香客、游客、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蜂拥而至。与庙会临近的几个村庄的人家需提前准备饭菜,好侍候远道而来的亲朋。

   海浮山庙会既是一种民俗现象,又是典型的文化现象,是人们表达美好祝福、寄托精神信仰的有效载体,对于推进民俗文化研究有很高的价值。


上一篇:【曲艺】临朐渔鼓书(潍坊市)

下一篇:【民俗】临朐丧葬礼俗(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