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故事汇 文章内容

【作品名称】:《界首彩陶:梅瓶》

【作者简介】:卢群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作品尺寸】:瓶口直径3.5cm  瓶身直径10cm  高10cm  

【作品来源】:外研非遗馆

【产  地】: 安徽省界首市

【作品简介】:作品秉承唐三彩遗风,又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


【界首彩陶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类 

传统技艺

批准时间

2006年第一批

项目编号

Ⅷ-2

代表性传承人

卢群山

非遗级别

国家级

申报地区

安徽省界首市

保护单位

界首市文化馆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是指安徽省界首市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1958年,界首在颍河北岸顺河路组建的工艺陶瓷厂,现为彩陶的主要生产地。


【历史渊源】

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徐州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


【界首彩陶的传说】

关于界首彩陶的诞生还有一个古老传说:最初,他们家族只烧黑陶,生产一些日用品,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经过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夜间梦见幡台,上面摆放着绿、黄、白三色陶罐,醒来后,他立即命令附近窑匠做出三色陶。但是由于当时窑匠技艺有限,烧了三天三夜,只烧出了黄、白两色陶罐,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他们生产出来了绿陶。至今,铜粉仍然是他们制陶的原料之一。当芦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艺后,开始代代相传,并逐渐传布开来。到清末时,附近的13个村子都生产彩陶,形成了有名"十三窑"。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界首彩陶通过附近的大运河运到全国各地,并被作为一种奢侈品供给达官贵人。


【外研非遗馆作品图片欣赏】

界首彩陶.jpg

上一篇:【非遗动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传统音乐】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