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复州史话》记载,清朝初年,在复州城驻军的绿营兵,每逢过年时就组织起高跷秧歌队,到商铺和百姓家去拜年以讨取赏钱。后来,店铺老板怕徒弟们过年想家,也纷纷组织起高跷秧歌队,既搞娱乐,又可讨取赏钱。复州高跷秧歌由此产生,逐渐由城内扩展到农村,形成了集火爆的场面、优美的舞蹈、传神的演唱、丰富的扮相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复州高跷一般整体高约132厘米—165厘米,其跷腿的高度一般为66厘米—86厘米。表演中移动脚步时,跷跟不是抬起向前迈,而是像跳交谊舞似的在地面上拖,并划出有节奏的声响,动作十分优美,增加了美感和吸引力。

复州高跷表演者踩跷的功夫高,如复州高跷秧歌绝技——“老鹞翻身”是所有武丑都必须掌握的基本跷功,其表演过程是演员双腿原地跳起,双手扯起袍衣,悬空向右旋转360度,落地直立不动。整个表演惊险生动,要求表演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跳功、转功和立功。

复州高跷秧歌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是指复州城镇北部的高跷秧歌队,表演队伍一般为20人左右,表演以舞为主,舞而不唱;南派是指复州城西、南部各乡镇的高跷秧歌队,表演有舞有唱,以唱为主。表演者根据戏剧中的人物去扮演角色,穿戴戏曲的服装和头饰。表演时讲究队形变化,舞姿要求“稳、浪、俏”。由于南派高跷秧歌队能舞能唱能演,因而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其活动区域和影响远远大于北派高跷秧歌。

上一篇:【辽宁·传统舞蹈】兴城满族秧歌(省级)

下一篇:【北京·曲艺】联珠快书 (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