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魏梦佳、张宏民)比铅笔略细的高粱秆缠上金色贴纸,用大头针扎出正方形框架,框架内嵌入横梁,再贴上五彩贴纸,一面“墙壁”出现了……在47岁的时金亮手中,这些普通材料经过裹、扎、粘、钉等工序,摇身一变,化成一盏精致的“戏楼灯笼”,飞檐翘角、金碧辉煌。
  上元赏灯,是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在北京西北部延庆区永宁镇,元宵节前扎戏楼灯笼、点亮赏玩,是当地百姓的习俗。在永宁镇西关村,戏楼灯笼的制作手艺传承已逾百年。永宁西关戏楼灯笼制作技艺更是入选延庆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与传统造型的灯笼相比,戏楼灯笼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外观。最早的戏楼灯笼外观采取戏楼造型,舞台、帷幕、飞檐翘角一应俱全,从外表看,就是一个“微观戏楼”,戏楼灯笼因此得名。经过一代代传承发展,如今的灯笼造型不仅限于戏楼,各种古典建筑都能被手艺人制作出来,惟妙惟肖,让人爱不释手。
  时金亮是土生土长的永宁西关人。年轻时,他跟着外公和父亲学会了做戏楼灯笼,爱上了这门手艺,一做就是30多年。每年元宵节,他制作的戏楼灯笼总能在众多彩灯中引人注目,让元宵节因这一抹灯光更添传统味道。

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非遗动态】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举行

下一篇:【非遗动态】2020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