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定西市

【简介】

33岁的徐茜手执雕刻刀,正专注地在砂制模具上刻制海螺图案。不久后,模具里的这项“杰作”将摆在一位藏族群众家中,成为他们财富的象征。

徐茜是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一位手艺人,学习铜铝铸造技艺已有十年。这项技艺在岷县清水镇清水村以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岷县铜铝铸造技艺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多达十几个步骤。匠人以砂为原料,混以黏土后,制作成所需模具,而后雕花于上,再将高温熔化的铜水或铝水灌入模具内。待其冷却后,敲碎砂制模具,取出成品,砂还可以重复使用。

徐茜介绍,整个过程手工制作,不管是砂和黏土的配比,还是图案和铜料的使用,全凭悟性和手感,所以产品独一无二。“到敲碎砂层,才能知道成品是什么样的。”

铜铝铸造技艺需要花时间慢慢磨,徐茜光基本功便学了三年。转眼十年,他熟练地掌握了铜铝铸造中的铜锅制作和花纹雕画。“严格地说,我还是个新手。”徐茜说。

在铜铸产品的展厅中,匠人徐芳龙在介绍他最得意的作品铜炉。新华社记者 何问 摄

42岁的徐芳龙是当地有名的“老师傅”,也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13岁起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这项技艺的他,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徐芳龙介绍,藏族群众喜欢在家中摆放这类铜器,数量越多越显得富有。岷县毗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因此产品以大锅、火盆、香炉等藏族群众生活用具为主。曾经因为市场不景气,加之铜料回收成本高,学艺时间长,不少工匠都选择外出打工。

近年来,甘南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提高,为铜铝铸造技艺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

“以前我们卖的铜炉是不带盖子的,因为比较贵,又费铜。现在大家更愿意花贵一倍的价格买带盖子的。”徐芳龙说,现在许多藏族群众还会开车来岷县购买。

甘南州合作市更知地自然村村民德合拉的家中专门做了一面墙,上面放置着数十个铜碗。德合拉说,铜器在当地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们既能当作装饰品来用,也很有实用性。亲戚朋友来做客都能用。”

2018年,在政府扶持下,包括徐芳龙在内的几位匠人共同创办了一家铜铝铸造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学习这门手艺提供厂房以及免费技术指导。


上一篇:【传统技艺】岷县铜铝铸造技艺(定西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榆中县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