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淮安市
  【简介】
  历史沿革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美的艺术享受。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昌遗址附近北朝时期(公元386年—公元581年)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发现的数幅团花剪纸,采用的是麻料纸,均为折叠型剪纸,它们的发现为我国剪纸艺术形成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于民间。
    宋代,造纸业逐渐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将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成的。淮安地区的剪纸亦是从这一时期由外地传入并生根发芽,流布全市。
    基本内容与主要传承人
    剪纸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逢岁时节令,人们制作剪纸,美化居住环境,祈求吉祥如意。基本工序为构图、设计造型、动手制作等。原材料一般为红纸,寓意吉祥。式样有窗花、灯花、喜花、门笺、鞋花、帐帘花等。创作题材有动物、人物、历史故事、时事等。
    清河区徐增南的剪纸注重装饰性,内容涉及动物、人物、民俗风情、十二生肖等系列,尤其是动物题材更是惟妙惟肖,马的作品尤为突出,其剪法多变,构思新颖。作品有《三马技》、《竹报平安》、《瑞虎迎春》、《黛玉观花》等。
涟水徐加兰的剪纸兼具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细腻两种特点,作品线条简洁、优美流畅,注重表现地方风情,如《涟水八景》、《五岛风情》等。
金湖陆功香的剪纸造型简洁、连接巧妙,注重繁简疏密变化,具有“花中有花、题中有题、拙中见灵”的特色,其代表作品是《荷花系列》、《农耕系列》等。
“剪纸”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创作题材来源于生活实践,不仅对研究当地民风民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上一篇:【传统美术】淮阴布艺(淮安市)

下一篇:【非遗动态】学者聚“神农福地”探讨炎黄文化的新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