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薄胎瓷,是一种薄似蝉翼、晶莹剔透的工艺瓷,因其“纯乎见釉,几乎不见胎骨”,故又称脱胎瓷。这种“映着光可以照见指螺”的瓷器历来被视为景德镇瓷器中的珍品,素有“千金一器”之誉。

 把瓷器制作成薄胎,是一件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而且极其精细的工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例如在湖北省京山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就有蛋壳彩陶和蛋壳黑陶出土,这种用陶轮制作的无釉陶器器型规整,厚度只有1-1.5毫米,口沿最薄的地方只有0.5毫米,可以称得上是薄胎陶瓷的始祖,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薄胎瓷。

 时隔几千年,这种薄胎器成为景德镇的特有产品,是有其技艺基础的。宋代的影青瓷,有不少产品就以质地轻巧,胎薄釉润而见称。到明代更是制瓷名手辈出,其分工之细致,达到“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程度,成型技术得以迅速提高。清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卷四•陶务方略”中说:“脱胎器薄,起于永窑,永窑尚厚,今俗呼半脱胎。另有如竹纸薄者一式,俗以真脱胎别之。此种真脱胎起自成窑暨隆、万时之民窑。但隆、万尚蛋皮式,止一色纯白色,不似今多画青花,其净白尤浇美过之也。”

 蓝浦的叙述说明了三个问题:一、薄胎瓷是在精细加工的基础上逐步产生的,最早见于明代永乐官窑,但其时胎体还不够薄(故称半脱胎),至明代中后期才真正达到“真脱胎”的境地。二、真脱胎器始见于明代成化官窑和隆庆、万历年间的民窑,说明其时民窑的制瓷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三、薄胎瓷在明代不加彩绘,仅以纯素的质地美而见长,至清朝,则已经能在强度极低的薄胎素坯上绘制青花,充分展示了清代瓷工炉火纯青的制瓷技艺。

 薄胎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碟、盅、瓶、皮灯等,品种繁多,其中以薄胎瓷碗最具有代表性。制作得好的薄胎瓷碗,从口沿、碗心到足底,厚薄一致,映着光看,如万里无云的晴空般匀亮、明净、通体透亮。古人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来形容这种薄胎瓷器,确实是惟妙惟肖,而又恰如其分。

 瓷器制成薄胎,虽不像当年欧洲人想象的那样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但从配料、拉坯、利坯、上釉到入匣烧成,确须掌握一整套高超的技术和严格的工艺,尤其对于脱胎器的要求更高。随着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分工的专业化,薄胎工艺逐渐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又严格的工艺规范。

 制造薄胎瓷器,首先需要准备上等原料,必须选择耐火度高,收缩率小的瓷土。如果原料耐火度低、收缩率大,那么厚度仅有半毫米到一毫米的瓷器便容易在烧成过程中产生变形或坍塌。因此,制作薄胎瓷器原料中高岭土的含量应高于一般瓷器所用原料。薄胎瓷器的原料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漂洗精练,把其中的粗颗粒去掉,否则颗粒大小相差太大容易产生气孔,一方面影响瓷器的致密程度,另一方面也会降低瓷器的透明度。

 薄胎瓷器的成型方法与一般瓷器基本相同,只是利坯操作比之一般瓷器制作更为艰难。薄胎修坯一般要经过粗修、细修、定形、粘接、修去接头上的余泥并修正外形,荡釉,最后精修成坯等繁杂的过程,其间坯体在陶车上要装上取下反复数十次乃至上百次之多,才能将粗坯修至蛋壳一样的厚度。而在此间,能否精确的判断坯体的厚度是十分关键的,它决定着薄胎器能否制成。景德镇瓷工经实践中探索,掌握了一整套判断坯体厚薄程度的方法:在粗修阶段,瓷工一般凭手指弹击坯体所发出的声响来判断坯的厚度。

 而在精修阶段,坯体厚度只有1毫米左右,根本经受不住手指的弹击,于是富有经验的工匠们便巧妙地利用干坯吸水性强的特征,创造了一种适于检验薄胎体厚度的所谓的“走水验坯法”。   此法即顺着坯体的口沿滴少许清水,根据坯体上水痕渗透的程度来判断坯体的厚薄与均匀程度。水痕坯体上扩散面积越大,说明坯体越薄,水痕在扩散面积内深浅一致,说明坯体各部位厚度均匀。

 工匠们借助走水验坯,判定厚薄,据此以掌握下刀利坯的分寸。在薄胎利坯接近完成的时候,正是利坯的关键时刻,此时的操作真可谓是争胜负于一丝一忽之间,定成败于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即便是一个稍大的喘息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如果没有熟练精湛的技艺,如果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神,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无法取得关键的最后一刀的胜利。

 2013年景德镇陶瓷装饰技艺——薄胎瓷艺被列入第四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技艺】景德镇青白瓷制作技艺(景德镇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