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早在奴隶社会,山东地区的蚕丝生产已有相当水平,至周代,齐国已是“千亩桑麻”,为当时的齐国带来了“齐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秦汉至唐宋,山东地区已成为全国蚕丝的主要产地,由于安史之乱,大批蚕民、织匠迁徙江南。

自古以来,威海就是胶东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山东柞蚕源于威海,威海是柞山蚕的主要生产基地。据《山东省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威海的客岭种(产自原文登东南境可落村,今荣成王莲乡客岭村)和艾山种(也叫威海庄,产自原威海城西南艾山,今张村南艾山)的柞蚕品种先后传到了陕西、河南、河北、贵州、四川、安徽、辽宁等地,十九世纪末又传至朝鲜和日本。

据《威海市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每年秋季茧熟,西商挟重资,赁屋缫丝,席捲而去,所织细致光润,名曰‘茧缎’。南走姑苏,北达燕辽,通都大邑”。民谣“柞树满山间,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威海柞蚕业的繁荣景象。


上一篇:【传统技艺】船模制作技艺(威海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威海纸斗制作技艺(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