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锣鼓杂戏流传于山西省南部,主要以临猗、万荣为中心,包括运城、河津、稷山、新绛、垣曲、夏县等地,是一种古老仪式戏剧。它植根于民间,与民间信仰紧密结合,依附于祭祀仪式,以驱凶纳吉、祈福禳灾为目的,具有浓郁的宗教祭祀色彩。当地民众称其为“杂戏”、“杂耍”、“土戏”、“咚咚嚓”。学术界根据其伴奏乐器而称为“锣鼓杂戏”或“铙鼓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因此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锣鼓杂戏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伴奏无弦乐,乐队由鼓、锣、唢呐组成,以大鼓主奏,同时承担乐队指挥之责,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表演程式化,演员扮演的脚色固定,每剧数十人,均为男性且是家族世袭,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各种脚色上台至左角入坐,脚色登场用“念”的方式自报家门,举手动步及唱、吟、念、白都配锣鼓。“打报者”还负责拉前场、传令、禀报,向观众解说剧情及充当树木、石头道具,类似宋代杂剧中的“竹竿子”;演出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三国戏”尤多,流传至今的有《伐西歧》、《乐毅伐齐》、《三请诸葛》等百余种。现存有手抄本锣鼓杂戏剧目《铜雀台》等十余本,其中的《会洛阳》系乾隆十二年抄本。

作为迎神赛社活动中以驱邪纳福为目的而演出的仪式戏剧,锣鼓杂戏表演程式稳定,说唱艺术的痕迹明显,其音乐唱腔、表演、乐器设置及演出程式均保留了宋金、元杂剧的形态,这对了解戏曲的原生形态及其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传统戏剧】线腔(运城市)

下一篇:【非遗动态】王虎生:在泥塑中找寻生活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