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分宜县凤阳乡风光秀丽,颇具田园特色。凤阳乡人秉性淳厚、爽朗,乡风纯朴、尚礼,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庆典的习俗。这里的人们喜好舞龙、锣鼓、唢呐等民间艺术,他们自娱自乐,陶醉于田园山林。尤其是吹奏唢呐,更是老幼皆喜,唢呐班遍及各个村落,技艺名播四方,誉为“凤阳唢呐”。 凤阳唢呐颇具地方特色,早期由民间艺乞流传于宜春分宜交界地,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凤阳唢呐就以家族传承方式形成派别,接辈传辈,没有间断。现在主要流传于分宜各个乡镇集镇。凤阳唢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乡村艺术的民间文化代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了重要的文化推广作用;是构建人性化社会中的一种独具代表意义的文化载体形式。凤阳唢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跟本地民俗有着密切关系。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凤阳唢呐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其传承均为家族口传身授,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所有的凤阳唢呐曲,不论从何而来,在流传中经历代艺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已成为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地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有别于其它鼓吹乐的主要特征。

2.8.2音乐特色和风格

在各色各样的民间器乐中,唢呐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而且演出简便,一桌一椅一人一器而已。所以在民间婚丧仪仗中,是必不可少的吹奏乐器,就是今天的各类庆典活动,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器乐。凤阳的民间唢呐队,组合同演戏一样,有主角、有配角,每个曲牌都有每个曲牌的主乐。而且曲牌不同,主乐不同,演奏的气氛也不同。由于曲牌的主乐、旋律的差别,有些曲牌只适用婚寿喜庆,有些曲牌只适应于丧葬。由七至十人组成的队伍叫“全班子”。有“大件的”、“小件的”两种组合形式。如两支唢呐领奏,伴有鼓、钹、小钗、钩锣为“大件。组合”。“小件组合”也称“细乐”:由一支小唢呐领奏,伴有土管子、笛子、板胡、二胡、三弦、扬琴、牙子、板鼓、梆子、小钗、小锣等。一般乐手都能掌握两件以上乐器,可根据需要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随意调配。

凤阳唢呐吹奏中,还多配有云锣、鼓点、钹、梆子、管、笛等伴奏乐器,演奏少则两三人为一组、多则八人为一组,很少单人演奏。演出分为宴堂静态演奏和行进式动态演奏两种形式,以适应婚嫁典礼,迎送客人,丧葬祭祀,庆典宣传等不同环节的不同需要。场面较大时,有时几十个人同时演奏同一首曲子,气势恢宏。不但在听觉上能够享受高亢、明亮、抑扬顿挫的音色,在视觉上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凤阳唢呐曲牌中上下重叠式、一部式和各种自由式(循环体、多段体、联曲体等),符合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曲结构原则,其中俗称的“帽子”即引子,“身子”即一首曲目的主题旋律,“尾子” (是一种多段体曲式,可根据情况任意增减)为独有。“平吹”与“挂音”两个声部的特征及“对口”旋律的频繁出现和演奏中散、慢、中、快的速度规律,充分体现出了独特的程式性特征。

凤阳唢呐的演奏技巧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音色高亢、明亮、抑扬顿挫, 刚柔相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无论用于表现自然事物或者人类的喜怒哀乐,都有其独到之处。演奏者通过变气法,变指法等演奏技巧,使唢呐音色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表现一种特殊情绪,既有悲的韵味,也有喜的情绪,和谐而浑然一体,让听众与演奏现场氛围共鸣。

凤阳民间唢呐乐曲的音调十分丰富,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能力。感染力强。喜庆场面中吹奏的曲子,使人听了顿感神清爽快,气氛热烈;在悲苦的场面上吹奏的曲调哀婉、伤感,使人听了如哭如诉,肝肠寸断,还可惟妙惟肖模仿飞禽啼鸣、昆虫清唱,给人以绕梁三日的美感。


上一篇:【传统戏剧】新余花鼓戏(新余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渝水民间谚语(新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