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古老而独特的手工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六月的水乡,处处是繁忙。在三都县菊娘民族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内,五颜六色的丝线摆满架子,马尾绣香包、背包、背带等工艺品挂满墙壁,琳琅满目,30多本荣誉证书堆满墙角,一旁的韦娘正忙着画图、刺绣。

  “现在主要是画图给其他绣娘做,或是教她们刺绣,或做马尾绣精品。”50岁的韦娘,从小与水族马尾绣结缘,边学边做了几十年,如今已是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为数不多精通马尾绣画图人之一。

  “会刺绣的人很多,但会画图、设计图的人很少,图是马尾绣的基础,图的好坏决定了产品的层次,现在很缺这方面的人才,也在不断地培养。”韦娘说。

  韦娘的奶奶是乡里远近闻名的刺绣能手,受其影响,韦娘从小便开始学习刺绣,结婚之前就拥有了精湛的刺绣技艺,但由于家里穷,再加上水族马尾绣没有形成产业化,一边忙于摆摊做生意,一边给别人绣背带,并没有把重心放在马尾绣上。

  随着三都实施“民族文化塑县”战略,发展马尾绣产业,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将马尾绣从分散生产转向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韦娘也放弃了摆摊、跑生意,一心做起了马尾绣,和国家级传承人宋水仙一起画图刺绣,做非遗文创产品,并开始参加各种比赛、非遗活动,前后获得几十个奖状,共30多本荣誉证书,还打算明年申请省级传承人。

  为马尾绣注入新的血液,把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韦娘到三都县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当了3年的马尾绣工艺专业教师,为学生讲授马尾绣历史文化、传统工艺,让非遗走进课堂,同时还教其他水族妇女刺绣,把现代元素、水族文字、图腾图案融入马尾绣中,让马尾绣产品成为一种时尚。

  2016年,韦娘获得了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大师称号,2017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带领绣娘们一起创业,2018年又被评定为州级传承人。如今,韦娘带领5个绣娘一起做马尾绣,她负责画图,绣娘们带图回家绣,订单多时,还会有更多的绣娘一起加入,并不断开发新的产品。

  “行行通,不如一行精,刺绣也是会,但是不精通,善于装包,就负责这一方面,快的一天可以做两个背包。”刚下班的韦秀梅,就来到公司,帮韦娘剪布、装包。

  “现在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外出远门打工,只能在县城附近打临工,又没有知识文化,闲时就来装包,还可以带回家做,利用空闲时间补贴家用,很方便。”韦秀梅说,没想到马尾绣会发展这么快,还能挣钱养家,以前没有重视,下一步也打算申请县级传承人。

  水族马尾绣的发展,改变了水族地区妇女的精神面貌,让水族妇女通过刺绣就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使她们更为自信的同时,增加了水族农村社会家庭的稳定,减少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新农村建设,改善她们的家庭生产生活状况,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水族马尾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源源不断发展,马尾绣形成了产业,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能增收水族群众收入。”韦娘说。

来源:黔南日报

上一篇:【非遗动态】让非遗在城市落地生根

下一篇:【非遗动态】大理市以“非遗+抖音”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