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工序繁杂,一般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几十道工序,耗时近20天才能制作出一件苗族芦笙。

2006年5月20日,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33。

昭通市大关县芦笙技艺传承人王杰锋制作的芦笙,主要取自苦竹、白杉、桦槁树皮、优质黄铜和铅,在继承祖传秘技的基础上作了创新。他制作芦笙的材料将发音管改成八根或十根,使芦笙在音调上比传统芦笙更准确,造型也更美观,又在高温冶炼黄铜笙簧片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铅,增强了芦笙簧片的弹性及韧性,这样制成的芦笙发音更加响亮悦耳,天星“王芦笙”就此扬声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有几十道工序,制作艺人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一般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主要工艺流程,特别是削制吹管、共鸣筒和打磨簧片,全凭手感来严格掌握每个环节的轻重度,其中最关健的是打磨簧片和定音,簧片缝隙的宽度和簧片的音色决定了芒筒芦笙质量的好或次,因此需要有非常熟练且经验丰富的艺人全靠眼睛看和耳朵听来保障,有人把这个特殊工艺称之为“视听艺术”,通常一套八支芒筒芦笙的制作周期近20天。

【传承人】:王杰峰。男,苗族,1960年2月生,高中毕业,大关县天星镇中心村百房子社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单位)】:2006年5月20日

【入选时间】:云南省大关县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非遗动态】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 千年不褪色的非遗新疆桑皮纸(二)

下一篇:【传统音乐】酒礼歌(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