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if

盖州皮影戏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中国北方影戏中的一个主要支脉,长期流传于辽南地区。早期,盖州民间把演皮影戏作为一种祭祀酬神的民俗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稼禾丰收。后来,每逢重大节日或民俗、祭祀活动,都要演皮影戏。从清康熙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盖州皮影戏虽几经沿革,但仍较多地保留了其原生态的辽南地方特色。

盖州皮影在用料上采用当年生的幼龄毛驴,活杀放血,选用上乘部位制成的影件,具有艳丽通透的特点。其雕刻工艺十分讲究,多种线条巧妙结合,齐、尖、圆、断各种刀口灵活运用,使得影人生动逼真。盖州皮影借鉴了戏曲的装饰风格,讲究场面的铺排装饰,场景、道具比较繁杂,山川日月、花鸟鱼虫、建筑车马、家具用品应有尽有。

盖州皮影戏演出时分文、武场两部分,文场为吹拉,武场为敲打。每个影班一般由五至九人组成,演出中以“拉、打、贴、拿”四人为主,“拉”是拉四胡的,负责主弦伴奏;“打”是司鼓的,指挥唱、念、做、打;“拿”是操影的,主要负责操影及演出前准备工作;“贴”是“拿”的助手,主要配合“拿”做好表演工作。伴奏乐器以盖州独创的木板四胡为主乐件。

盖州皮影的唱腔十分优美,委婉动听,主要分为影调、外调、杂牌三种。音乐具有明显的辽南地方特色,其中大悲调凄楚哀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唱词在创作上采用地方口语,念白多为乡音俚语。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盖州皮影戏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造型工艺及原生态的辽南民间唱腔、唱词、影卷,形成了一套较为完美的美学模式,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对民间美术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上一篇:【吉林·传统音乐】蒙古族马头琴(省级)

下一篇:【吉林·传统音乐】乌拉満族秧歌(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