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抚顺市城东的一户人家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和老伴整理着数百张皮影。装皮影的老箱子已有50多个年头,跟他与皮影相伴的年头一样长,箱子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皮影那厚重的历史,也诉说着一位老人对皮影深沉的爱。这位老人就是我市皮影艺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凤海。

爷爷养过皮影戏班,爸爸创办了皮影剧院,而他13岁时就考取了抚顺皮影剧团——上世纪60年代辽宁省惟一的国有皮影戏剧团,张凤海有着深厚的皮影戏底蕴,也同样有着学皮影的天分。

张凤海出生在一个皮影戏世家,爷爷住在河北省蛟河县孟家庄,特别喜欢皮影,只要有皮影演出,场场必到,不仅跟着皮影剧团学皮影,还帮忙组织演出,布置演出现场。爷爷对皮影的热爱直接影响到了张凤海的父亲,每次提到皮影,父亲的眼里都充满了兴奋。

上世纪30年代,张凤海的父亲来到了抚顺市,开了一间四海茶社,并请来专业的皮影剧团表演皮影戏。1952年,茶社所在地区进行拆迁,这并未影响到全家人对皮影的热爱。张凤海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父亲将茶社搬到了新抚区人民剧场的位置,人们都管那叫小舞台,继续演出皮影,还扩大了经营规模,有时候还从唐山聘请专业的皮影剧团来演出。

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张凤海常常在剧场里看皮影戏表演,耳濡目染之下,他深爱上了这门艺术。

当1960年,抚顺市新抚区皮影剧团招生的时候,家人喜出望外地给张凤海报了名,当年13岁的张凤海不负众望,在众人中脱颖而出,顺利考试过关,从此正式踏上了他的皮影艺术生涯。

那时,在皮影剧团中,张凤海拜我市著名皮影艺人李洪歧为师,唱起了花脸。天分加勤奋,让张凤海在众多师兄弟中进步神速,学了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小有成就,还利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舞台上展示了一下自己。

那时剧团到本溪的一次演出,表演《秃尾巴老李》时,一名演员突然忘词了,在一旁的张凤海反应灵敏,立刻接了一句,救了场。“那时我第一次在正式的演出中开唱,也没多想,就是很自然地接着唱了,唱完后特别激动,老师们都表扬我了,现在想起当时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想起往事,张凤海一脸的自豪。在剧团学习了一年后,张凤海正式参加演出,第一场戏表演的还是《秃尾巴老李》。

1962年,张凤海到了变声期,不能再继续延长,这让他十分迷茫,就在这时,剧团的一位琴师成了他的伯乐,从此张凤海的皮影戏表演出现转折,他对皮影戏的爱也得以继承。当时剧团的一位琴师十分精通打击乐,他被张凤海对皮影的热爱所感动,便收张凤海为徒,从此,张凤海成了剧团的一名琴师。

悠扬的音乐响起,透过幕后探灯的灯光,白龙与黑龙激烈对打,翻转腾挪,活灵活现。幕布后面,张凤海一手握着脖签(皮影操纵杆),一手手指夹住连接黑龙的手签。跟随着鼓点,纵臂一挥,黑龙翻转着身体,气势汹汹地冲向了白龙。

而在幕布前,认真观看皮影的学生们发出一阵阵惊叹。皮影戏表演完毕,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围拢过来,询问着张凤海和他的同伴关于皮影的故事,也尝试着拿起皮影摆弄起来。

这是张凤海跟他的“皮影戏班”走进校园,为学生们演出时的情景。公园一校、教师进修学院附小、十九中学……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只要有时间,张凤海就邀请自己的戏友来家里排练,只要有表演机会,张凤海也总会跟他的戏友们认真地去表演。在许多大赛中,张凤海也获得了殊荣。2014年12月份,张凤海去沈阳观摩辽宁省皮影展演时,临时救急,在关氏皮影中担任琴师,进行了表演皮影《刺乔》,意外荣获了银奖。2009年,在辽宁省皮影展演中,张凤海与耿焕义、杜文华、丁宝霞一同表演了《强虎山情仇》。

古朴圆润的唱腔、制作精美的皮影、活灵活现的表演——中国皮影戏用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出了非物质文化的深厚底蕴。张凤海就是深深被这魅力所折服,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皮影。

1968年,张凤海来到抚顺有机化工厂工作。虽然走进了工厂,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皮影。1976年开始,他利用业余时间与几名同样喜欢皮影的好友往返于沈阳、抚顺两地进行表演。平时,张凤海最喜欢逛沈抚两地的旧货摊,去寻找他的宝贝皮影。道具箱里有130多套珍贵皮影、全套的锣鼓铙钹、线装手抄的唱本……每一件都让他视若珍宝。

除了皮影,张凤海还收集了几十卷线装的唱本。如今留下的唱本不多,许多留下的唱本都是他亲自用毛笔手抄的。张凤海说:“这些年,会做皮影儿的人少了,唱本儿也丢了许多,我总觉得先不说咱能不能把这个皮影戏改革创新,单这些旧时候留下的东西保存起来也不容易。我钱挣得少,但我想留点儿东西,也对得起抚顺皮影儿。”

百余身皮影、十几个大箱子,4万余元的投入,这些都见证了张凤海对皮影戏的爱。平时,只要看到有人卖皮影,不管多少钱,他都会买下来,遇到皮影戏的剧本,他也像见到宝贝一般想要把它珍藏起来。如今,《秃尾巴老李》、《火焰山》、《小神箭手》,一出出皮影戏都成了他的拿手好戏。

虽然退休金不多,但是张凤海依旧坚持着扩充着他的道具和设备。原来的灯箱十分笨重,效果还不够理想。去年,张凤海就托人,花了一千元钱购买了工矿灯,小巧轻便,灯光效果更好了。2013年,张凤海又到沈阳的皮影制作老艺人处购买了三匹马、两套桌椅,为了丰富《强虎山情仇》的道具。张凤海还特意订做了一套中国梦礼仪公益广告的皮影,也希望能表演一些新的皮影剧目。

在他的影响下,老伴王琴也爱上了皮影。平时,王琴就是张凤海的“后勤部长”,戏友们来家里排练,老伴王琴给大家做饭吃。张凤海出去表演,老伴就跟着当道具管理员,忙前忙后。张凤海想排练新戏,曾经是语文老师的老伴就给他写剧本。为了能让张凤海在家里方便练习,老伴自己做了一个小型的幕布,老两口没事就在家演皮影,沉浸在皮影戏带来的幸福中。

张凤海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皮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收徒弟一直是他的一个愿望,去年这个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先后收了做橄榄核雕的王辉和做琥珀雕刻的宁绍印为徒。他将两位爱徒领到沈阳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皮影制作艺人那里,学习皮影的制作。同时,还将自己这50多年来所学都教给他们。张凤海说,他欢迎更多的喜欢皮影的人来,他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上一篇:【传统舞蹈】 灯官秧歌(市级)(葫芦岛市)

下一篇:【非遗动态】数说文博会|10万+平方米、51个国家、41家分会场......第八届山东文博会全面升级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