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于朝阳,男,回族,花儿(张家川花儿)传承人。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该申报人的传承脉络清晰,演唱音域宽广,高亢嘹亮、粗犷有力,具有高亢、奔放的艺术风格。于朝阳对张家川花儿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创作,丰富了张家川花儿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于朝阳代表张家川花儿的唱把式在不同级别的调演中演出,不仅在本地使花儿深入人心,也使张家川花儿扩大了在周边的影响力。于朝阳的张家川花儿演唱家传渊源深厚,授徒传艺积极活跃,把张家川花儿引入课堂,进一步带动和加强了张家川花儿的传承。申报人在同样掌握该技艺的人群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张家川花儿.jpg

花儿是流行在西北一带的具有山歌性质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传唱地域遍及甘肃、青海、宁夏全省区及新疆、内蒙古部分市县,甚至远播海外吉尔吉斯斯坦,形成东干族花儿等;传唱的民族有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维吾尔及部分藏族和蒙古族等;传唱语言基本上使用汉语演唱;传唱的曲令繁复,风格迥异独特,歌词浩瀚,涉及内涵丰富而广阔。因此,长期以来,花儿被学界分为两大流派,即:河湟型花儿,以河州花儿为代表;洮岷型花儿,以岷县花儿为代表。

张家川花儿2.jpg

固原干腔花儿为代表。那么,张家川花儿属于哪一流派呢?我认为,要解决这个困扰,除了各方面努力做好动态的传承保护工作之外,要从理论层面上给予张家川花儿腾飞的力量。

张家川花儿3.jpg

一、充分肯定陇中型花儿的现实存在,且张家川花儿是典型的陇中型花儿代表。陇中型花儿最初是由卜锡文先生提出来,但长期以来在花儿流派(或者类型)划分上未被学界认可,甚至被否定有陇中型花儿一说。花儿学界对陇中型花儿的研究关注度与河湟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相比十分薄弱,即使有涉猎其中者,也把陇中型花儿人为地割裂成当地山歌和河湟型花儿的飞地。

二是陇中型花儿的确立,在花儿学界应该走出以现在成熟了的河湟型花儿为模板,考察其他地方歌种是不是花儿的误区。因为按图索骥,陇中型花儿被排除在花儿大家庭之外是错误的,应当更正。

三是陇中型花儿被确立,恰恰符合花儿在西北从产生到传播,再发展到以古河州为中心的艺术高峰,然后向周围辐射远播形成花儿文化圈的历史现实和地理现实。陇中型花儿是考察西北花儿流布过程和流布范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四是花儿民间歌手在相互交流时的互相辨别和认可是值得重视和尊重的。现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花儿的传唱和相互交流已经是非常广泛而深入,各地花儿唱家的交流更加普遍,陇中型花儿唱家一张嘴唱,即刻被识别。综上所述,花儿流派(或类型)的划分应该遵循一源多流:洮岷型花儿——河湟型花儿——(陇中型花儿、六盘山型花儿、其他类型花儿)。这个划分的科学性在于:一是肯定了西北花儿发展的源头是洮岷,洮岷型花儿是最为原始的花儿艺术形式,且这种艺术形式长期以来在洮岷一带未发生大的变化,外界传唱少,影响范围小;二是清晰了花儿从形成到传播的合理发展脉络。即河湟型花儿成为艺术高峰,对周围辐射半径大,影响力大,传播流变,形成了成熟艺术形式的陇中型花儿和六盘山型花儿等。

张家川花儿于2014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是从侧面印证了陇中型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也确立了张家川花儿作为陇中型花儿典型代表的重要地位。大量的张家川花儿歌词和曲令,充分展现了张家川花儿作为陇中型花儿的典型代表,艺术魅力不可小觑。从理论上找到归属,以此放眼定位张家川花儿的发展,是今后动态传承保护的重中之重,也是在西北花儿大舞台上交流碰撞的名片。

上一篇:【传统音乐】 傈僳族民歌(国家级)传承人:阿称恒

下一篇:【传统音乐】 薅草锣鼓(国家级)传承人:冷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