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达瓦桑布.jpeg

2008年10月,55岁的内蒙古长调歌手达瓦桑布被评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0年后,他又被评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对此,唱了半辈子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达瓦桑布非常激动,他说:“能够被评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比捧回金奖、银奖还让人高兴!”

达瓦桑布2.jpeg

达瓦桑布的家乡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被誉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海洋,这里有乌珠穆沁长调、苏尼特长调、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长调和察哈尔长调。达瓦桑布从7岁起就跟随父亲苏达那木学习察哈尔长调。19岁那年,凭着长期努力学习和继承自父辈的音乐天赋,达瓦桑布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在师从蒙古族长调民歌教育家照那斯图的3年时间里,达瓦桑布对长调民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后来,达瓦桑布走上工作岗位,又有幸得到被称为“长调歌王”的艺术家哈扎布的指点。在两位长调名家的熏陶和影响下,达瓦桑布的演唱技艺和技法日臻成熟。

达瓦桑布3.jpeg

在4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达瓦桑布成长为风格独特的长调歌唱家。达瓦桑布的演唱将长调技巧、草原韵味、生活气息等融为一体,不仅完整准确地表达和传承了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而且将其发扬光大,为长调歌唱艺术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只要谈起长调民歌,达瓦桑布便滔滔不绝。他认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传唱过数不清的长调民歌,因此,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尤为重要。2008年,达瓦桑布参加“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调查”,在20多天的时间里就收集到100多首长调民歌。“如果说长调民歌是艺术之海的话,那么这100多首民歌仅仅是这片海里的一滴水。长调民歌的抢救整理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达瓦桑布说。

艺术永远扎根于民间沃土,达瓦桑布求知的目光始终关注着锡林郭勒这片热土。策登、吉雅是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锡林郭勒草原的民间歌手,他们的长调演唱技艺深深地影响了那个年代长调民歌的风格,但因当时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许多关于他们的珍贵录音和影像遗散在了锡林郭勒民间。达瓦桑布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遍访策登和吉雅生活、演出过的地方,最终挖掘出许多珍贵的历史音像资料,为研究两位长调大师的生平和歌唱艺术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歌者,你就要让世界听到你的歌声,让人民听到你的歌声。”达瓦桑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铁青马》《走马》《白骏马》《追风的银鬃马》等都是他久唱不衰的经典长调歌曲,而他也正是唱着这些长调歌曲获得了多个国内外民歌大赛的金奖,让蒙古族长调民歌在各类舞台上展现亮丽风采。

说到传承,达瓦桑布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收徒传艺,现在已经有100多名长调学生,他们遍布内蒙古各地。学生当中既有专业演员,也有普通牧民。“培养一批优秀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后继有人,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达瓦桑布正以此为使命,在传承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征途上孜孜不倦。

1972年考入内蒙古艺术学院,师从于著名蒙古族长调教育家照那斯图,学习长调。1975年入内蒙古歌舞团,任长调独唱演员,同时拜长调歌王哈扎布为师,继续在蒙古族长调歌曲领域成长成熟为今后辉煌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在自己的四十余年的歌唱演艺生涯中为内蒙古的长调民歌的发展与传承和做出了杰出贡献。与此同时在教学领域方面常年辛勤的工作在各种大中院校,为内蒙古长调民歌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4年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民歌精英赛”荣获银奖。

1996年应邀前往法国西班牙参加国际艺术节,“荣获最佳表演艺术奖”。

2004年被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中心聘任为首“批特聘专家”。

2004年参加文化部民族民间发展中心举办的,在山西省左权县举办的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荣获“歌王奖” 。

2007年荣获内蒙古镶黄旗旗委,旗政府颁发的 “著名人物奖”。

2008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009担任“内蒙古长调与交流会”副会长。

2018年5月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2006,2008,2010连续三届担任“宝音德力格尔杯全区长调歌曲大赛“(巴尔虎左旗),评委,并参加研讨会。

2008年参加“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田野调查组”(内蒙古东部区——锡盟阿巴嘎旗,东,西乌旗,蓝,白,黄旗)东部区的调研工作。

2009年参加“八省区”蒙古族原生态民歌及学术研讨会”(呼和浩特)

2017年,带领弟子参加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活动。

上一篇:【民间文学】 玛牧(国家级)传承人:沙马史体

下一篇:【传统音乐】 当涂民歌(国家级)传承人:陶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