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尼西汤堆村是香格里拉的一个藏族乡村,神秘而美丽,是旧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从石器时代起,远古的尼西人民便在这海拔2960米的高地上战胜高寒和空气稀薄等困难,营建了家园并发明了“黑如漆、亮如镜” 的储物陶器——尼西黑陶。

尼西黑陶,是云南省最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 “原始制陶方式活化石”之称,更是著名的“藏区黑玫瑰”。8月24日, “新通道·香格里拉”项目团队来到了尼西乡汤堆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尼西黑陶的原始魅力,并将尼西黑陶确立为本次设计与社会创新工作营的重点考察研究项目之一。




造访尼西黑陶传人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尼西黑陶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对藏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憨厚与淳朴也在尼西人民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

汤堆村郭家第七代陶艺传人郭军华(藏语名:当珍批初)正是尼西黑陶技艺的传承人之一。四十年前,年仅7岁的郭军华便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上山背土、筛土、和泥、做胚、烧陶,学习制陶技艺。从学会到精练,再从充分继承家传制陶技艺到发展创新,他坚持了大半辈子,并且硕果累累。2008年,他被列入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去年,他的儿子郭文亮(藏语名:拉茸肖巴)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家乡开拓属于自己的黑陶事业,成为了郭家第八代陶艺传人。郭文亮对于黑陶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曾在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表示“黑陶制品的创新发展一定不能忘根”!



在藏族传说中,有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叫“鲨鱼窝”,它见到什么动物都会吃,后来,有一活佛时刻教育它,使它改邪归正。因此,藏民把“鲨鱼窝”雕刻在自家经堂的第一排横柱上。1977年开始,一些陕西、山东人民来到了汤堆村,他们对这种雕刻喜爱不已。应顾客的要求,郭军华把“鲨鱼窝”刻在了土锅的盖上、锅身上、茶壶上,这些作品深受藏民欢迎,也成为了郭军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后来,郭军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黑陶制品公司,致力于挖掘抢救和保护尼西黑陶传统工艺,他也集结了数位资深陶艺师对汤堆黑陶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新产品的开发进行探索并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使得黑陶制品发展到3大类190余种,其黑陶制品做工精细,外观古朴厚重、粗犷大气、特色浓郁,有“现代古董”之称,备受国内外顾客的喜欢。最近,他正与儿子合作研发以藏八宝为元素的装饰摆件系列产品。
除了郭军华父子之外,汤堆村仍有许多传承人正在致力于尼西黑陶的继承与发展。高级民间美术师孙诺七林的儿子格桑恩主,擅长于制作黑陶火锅的年轻手工艺人代表人物降初西洛也接受了项目团队的访问。



一直以来,尼西的黑陶匠师们都在传承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开发出了很多新品种,其中孙诺七林工作室创作的藏传佛教“八宝”挂件,既保持了黑陶的民族特色,又将现代艺术观念融入其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随着黑陶事业的希望之光日渐明朗,越来越多的尼西年轻人选择了回到家乡学习制陶,并赖以为生;汤堆村的降初西洛就是其中一员,曾放下黑陶在外开过数年翻斗车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来继续他的黑陶事业,因为这才是让他感到舒适自在快乐的事情。在众多民间美术师的共同努力下,尼西黑陶将会拥有更加璀璨夺目的未来。

古老技艺仍在传承

目前,黑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个是生活用品类,约占总器型的 60%,包括奶茶罐、火锅、土锅等;第二个是工艺品类,约占 30%,包括藏八宝、插花瓶、鸽子壶等; 第三个是宗教用品类,约占 10%, 包括酥油灯、香炉、圣水壶等。不仅于此,尼西的黑陶匠师们也正在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研发制作更多更符合当代使用环境的器具。
黝黑发亮的陶体、加上精心点缀的瓷片和手工打磨出来的花纹图案,尼西黑陶展现给世人的是一种粗犷野性之美。汤堆村藏族黑陶制作工具极其原始简单,只用木拍、木刮、木垫、木榔头之类的木器,但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一个经典淳朴的黑陶制品要经历选土、采土、打土、筛土、和泥、制作、阴干、烧制、打磨等十余道工艺流程才能完成,而这些步骤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纯手工制作的,做工精细,造型别致。



黑陶成型主要是通过木拍的拍打,其具体的成型方法又可细分为四种:其一,泥片围合拍打成型,主要应用于小件器物的制作,例如酥油茶罐;其二,泥圈相叠拍打成型,泥圈相叠成型是泥条盘筑成型方法的变体形式,泥圈相叠只是为了造型,并不保留泥圈的痕迹,叠出一部分后需再用大小不同的木拍拍制整形,例如香炉、鸽子壶等;其三,陶盔内模拍打成型,利用现成的陶器做内模用于制作较大件的器物。制作时先在内模上拍出器物的部分,再用扁泥条继续盘筑剩余的部分,例如火盆、火锅、酥油茶壶等;其四,手工捏制成型,这是最古老也是最方便的成型方法,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陶器有酥油灯、生肖摆件等。完成一个黑陶制品的制作需要匠师们综合运用以上四种方法,每一个步骤对成品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上,黑陶的制作技艺主要通过家庭传授、师徒学习或者口传心授,其中的关键技巧基本无法用文字方式作详细记录,这也给黑陶制作工艺的传播增加了难度,以往一个成熟的黑陶手工艺人的诞生至少要经过五年的磨练。因此,纪录黑陶技艺的书记或影视资料,对于黑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粗犷而精美的独特器型

尼西乡东北群山横列,西部金沙江环绕,道路险阻,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很是困难,虽处在茶马古道上,但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这也对尼西黑陶制品的造型产生了影响。

尼西土陶多有着自然流畅的大曲线,器物普遍有足,这是为了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器物在急速的冷热变化中出现炸裂的可能性。器物的小口长颈大肚设计则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效果,使食物在低温下不易凝固。敞口短颈食器是为了便于拿取食物和清洗而设计,但这些食器均配有盖顶,既克服了散热又防灰防尘。

尼西处于高寒山区,多生长耐寒的树木,极少存活脆弱娇贵的花草,以至匠师们往往采用写意手法表现。在装饰纹样中,除了浸染着藏传佛教色彩的麒麟纹、鱼纹和莲瓣纹之外,就以几何纹样运用最多,甚少出现植物纹样。此外,多数黑陶制品外壁上刻画的形象,多是稚拙中带有几分狞厉,给人以神秘之感。


过去的尼西经济落后,物资贫乏,黑陶匠师们在装饰黑陶制品的时候,主要是采用就地取材制成的木质工具来进行刻划、拍印或捏塑,有时也会多种技艺并施。在尼西黑陶众多的装饰手法中,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镶瓷手法——采用小瓷片镶嵌花纹的装饰手法,纹饰大多以不同的几何形构成,烧制完成后,白色的瓷片纹饰与黝黑的陶体形成了黑白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反映了一些藏民的审美需求。


黑陶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尼西汤堆制陶历史悠久, 在西周时期已有制陶业,以民国时期最盛。1950年时,黑陶烧制的收入占汤堆村总收入50%以上,当时主要销往德钦、丽江、康定等藏族和纳西族聚居区域。如今,经过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的多方推广,尼西黑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熟知和喜爱,甚至已经走出了香格里拉,走出了中国,走到了全世界。

解放初期,汤堆村仅有10多人制陶,随着尼西黑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制陶艺人又回到家中开始自己做陶。截至2017 年,汤堆村140多户人家中有100多户从事制陶生产,制陶人员达到 200余人。村子的黑陶有的直接为岔路口的黑陶专卖店供货销售,销售的对象主要是来香格里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还有一些为当地的酒店和餐厅定制土锅和花器等。

多数人家只能制作一些常见造型的生活器具,如土锅、酥油茶壶、烟灰缸等,一般也会借用简单的造型工具,对相关器具进行装饰。只有技术精良,耐性极好的陶匠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土陶作品,例如目前能完成浮雕藏八宝摆件制作的匠人还不过十人。尼西土陶有专属的制作流程,每一种器型的制作顺序和手法都不尽相同,制作者只有学会了所有传统器型之后才能举一反三的进入自行创作阶段。

黑陶制作的某些过程的工具依然较为原始,甚至没有相应的专用工具。例如,在镶瓷工艺中,匠师们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瓷片打磨工具,只能手工打磨,产率较低,并且成品的精细度也较差,无论对于生产难易程度和成品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急需专业的设计师根据他们的创作需求设计开发一系列专业的生产工具以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

由于黑陶的传统烧制方法的烧成温度只有800度左右,“特别易碎”。此外,由于当地的物流业欠发达,尼西黑陶很难大批量地销往更远的地方,可以说,黑陶产品的易碎性制约了它的销售市场。因此,郭军华经营的黑土陶公司包括一些别的公司都在尝试各种原料配比和烧制问题,以提高成品的实用性、耐用性和抗压性。

除了黑陶材质本身的条件制约之外,黑陶制品的设计主要是沿袭传统的造型、功能和装饰纹样。然而,将传统的黑陶制品应用到现代生活中,注定会面临诸多难题,其中黑陶制品多数做工较为粗糙,装饰手法和纹样都较为原始等问题备受关注。于是,不少的黑陶公司也开始了尝试引进多方力量来开发更多能适应时代潮流的使用功能和造型的黑陶产品。

新鲜的血液助力非遗发展

本着对尼西黑陶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对促进尼西黑陶事业发展的激情与责任感, “新通道·香格里拉”项目团队的刘浪教授将带领项目团队中产品组的数位设计师和学生,深入尼西村进行为期一周的研习,深度探讨尼西黑陶文化起源及其发展状况,与当地的匠师们进行黑陶的协同生产与创新设计。



上一篇:【非遗动态】【改革开放40年专题】歌唱党歌唱傣乡美好新生活 傣族村寨传来了悠扬的章哈声

下一篇:【非遗动态】非遗网即将亮相第六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