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深受群众喜爱。

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代表作品有《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声情并茂,一向为人们所喜爱。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2010年西双塘杯第六届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活动中获得荣誉证书。

2011年东丽区春节文化活动中获得优秀花会队伍奖。

2012--2014年度东丽区基层文化百团工程评为三星级文化团队2次,1次二星级文化团队。

2013年成为天津市东丽区民间艺术协会会员。

2009年10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给新袁长利高跷队颁发《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2015年8月天津市广播影视局命名潘洪利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新袁长利高跷)的代表性传承人。

上一篇:【传统舞蹈】 北塘丰登乐会高跷(市级)(天津市)

下一篇:【传统舞蹈】 堤头庆云高跷(市级)(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