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茶楼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代,早期的戏剧演出场所便是茶园,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当时的茶园比较简陋,但随着戏剧在天津的日益兴盛,光绪初年便有了诸多设备比较完善的茶园。其中,东马路袜子胡同的“庆芳茶园”、侯家后北口路西的“协盛茶园”、北大关金华桥南的“袭胜茶园”和北门里元升园的“金声茶园”为著名的“津门四大茶园”。不过,保存至今的,仅剩下“金声茶园”一家,也就是现在的“元升茶楼”。 历经岁月变迁,该茶园曾作为南开区房管局的办公用房。2001年5月,房管局投入巨资对茶园旧址进行修复改造,并命名为“元升茶楼”,成为津城唯一在原址上“恢复”的仿清建筑茶园。

1、天津茶楼文化简介:

天津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公认的戏剧演出大码头。天津早期的戏剧演出场所即是茶楼(茶园),天津的茶楼与其他地方不同之处是茶水只送不卖,来茶楼的茶客主要是为了看戏,在看戏时顺便品茶而已。每个茶园拥有独特的剧种,分别演出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曲艺等。茶楼主要的是靠高水平的曲艺表演来吸引茶客,节目能够做到常演常新。天津的茶楼也是戏剧、曲艺界与各界人士交流的沙龙,极富天津卫特色。它的历史记录着中国近代戏剧、曲艺在天津的发展史。这一传统文化经历了繁荣、衰落和恢复、发展的过程,保留至今。目前,天津市区大约有几十家茶园,天津人对大众式的文化空间情有独钟。

天津早期的茶园,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天津诗人崔旭在道光四年(1824)的《津门百咏》中有诗云:“戏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外有堂名。”诗文注:“戏园起于近年,伶人寓此者五十余家。”当时的茶园比较原始、简陋,随着戏剧在天津的日益兴盛,光绪初年,便有了诸多设备比较完善的茶园。其中东马路袜子胡同的“庆芳茶园”、侯家后北口路西的“协盛茶园”、北大关金华桥南的“袭胜茶园”和北门里元升园的“金声茶园”,被当时天津的报刊称其为“津门四大茶园”。保存至今,仅余“金声茶园”一家,现更名为“元升茶楼”。

2、天津茶楼文化的典型代表“元升茶楼”:

元升茶园具体始建年代不详,按清同治末已有“四大名园”之称,距今至少已有130余年的历史。彼时,金声茶园楼上正面为散座,东西两面是隔断包厢,后台狭窄,四大名园属它规模最小。然而,它地近府署县衙,长芦盐运使署也离其不远。贵胄富贾人家或陪客伴友,或携妻拥眷,多习惯就近到金声茶园看戏消遣。只要是好戏好角不在乎花钱多少。为此,园主不惜重金邀约孙菊仙、汪桂芬、程永龙、元元红等享誉京津的皮黄、梆子大家前来献艺。在当时民众心目中,金声茶园无论是唱戏的还是听戏的,较之以平民百姓为服务对象的其他几家名园,用现在的话说都更上档次。金声茶园沾地利之光,社会声望与营业收入均超过其他几家名园。

元升茶楼刚开业时本名金凤茶园,后改名为金声茶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城里商户遭到火焚,损失惨重。事后金声茶园易主他人经过修葺重新开业。据传光绪末年正月的一天,一位王爷到此听戏,当听到京剧曲牌《庆赏元宵》时异常兴奋,随口说道:“还是叫《庆赏元升》好。”金声茶园主人非常聪明,随即将茶园更名为元升茶园。自清同治、光绪时期至民国二十年(1930),金声茶园在娱乐业激烈竞争中维持了60多年。这期间,因为频繁更换股东的缘故,每换一次股东改换一次名称,所以该茶园曾有过景春、景转、中天仙、福仙等名,但其最盛时期是金声和元升阶段。

3、天津茶园的兴盛:

金声茶园时期,王克琴、孙桂秋、小荣福等第一代河北梆子女艺人都在此园做过领衔主演,冲破了女演员不能登台演戏的束缚,首开男女同台之先河,促进了河北梆子、京剧女演员的兴起与普及。早期戏班在茶园中演出,是从中午开始,至黄昏时分便散戏。一般不演夜场,因为茶园不许点灯。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后,茶园开始在戏演至最后时,点蜡烛,或火把照着演出。后来,部分名演员以演“义务戏”的名义上演夜戏,久而久之,不准演夜戏的禁令被逐渐打破,各戏园普遍演夜戏。

元升茶园时期,谭鑫培、金秀山、杨小楼、王瑶卿、孙菊仙、刘翠霞、小元元红、小荣福、陶显庭、郝振基、侯永奎等京剧、梆子、评戏、昆曲著名演员都曾在此登台表演。当时,尚未成名的余叔岩常在此演出,且每有演出,必烦请天津票界翘楚王君直在后台为其把场。后来余叔岩成为最早的四大须生之一,仍念念不忘元升。民国初年的四大公子之一张伯驹先生所著《红毹纪梦诗注》中,有一首回忆他少年时代在元升茶园看戏的诗“梆子皮黄共一班,永龙关胜众人传,元元红与小荣福,钟鼓楼东别有天。”可见当时的盛况。文人、雅士、票友也把这里视为聚集、交流的高尚场所,窦砚峰、王君直、张伯驹、王庚生、李佩卿等著名票友,均从这里发迹后在全国知名。

天津的茶楼既是戏剧、曲艺界与各界人士演出、交流的沙龙和文化场所,也是颇受广大群众广泛欢迎的文化空间,是充分体现“天津——“戏曲之乡”的窗口,极富天津卫特色,随历尽时危之势,历尽沧桑,但仍生生不息。

4、天津茶楼文化的传承:

“元升茶楼”是天津市仅存的一处在原清代茶园旧址上复建的仿古茶园。2001年5月,南开区房管局投入巨资对元升茶园旧址进行修复改造,命名“元升茶楼”。现在的元升茶楼为仿清式古代建筑,二层砖木结构,中为大堂戏园,上有罩棚,可供游人听戏、品茶。东、南、北三面为包间,茶园大堂西南角处为木制中式楼梯,整体建筑呈长方形,青瓦楼台、朱廊画壁,古香古色,颇具清末民初戏曲茶园特色。

修复后的元升茶楼,致力于传承茶楼文化,集演戏、唱曲、品茗、交流、餐饮于一体,每天安排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相声、鼓曲、单弦等津京两地的名家进行群众喜闻乐见、格调高雅的演出。相继开展了以“老城津韵在元升”为主题的文化系列活动,定期和不定期的举办“古玩鉴赏会”、“票友沙龙”、“拜师、谢师会”。天津市“老城厢博物馆”也设于元升茶楼内,收藏老城厢拆迁改造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万余块砖雕。

元升茶园坐落于老城厢地区,鼓楼北街东侧,这里是早年天津的中心位置,官府衙门集中,社会上层人士交往频繁,具有特殊的文化色彩。现在,元升茶楼东侧靠近城厢中路,西接鼓楼北街,西南侧临近鼓楼,是古文化街连接鼓楼旅游区的重要景点,这一带经营天津特色商品的店铺数以百计,附近有天津广东会馆(戏剧博物馆)、老城博物馆、天津文庙等多处人文景观。向北不远处即是著名的估衣街。鼓楼一带交通便利,公交车四通八达,每天到此旅游的人群川流不息。加上精彩、多样的演出,古典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每天吸引了大批观众,大多场上座率都能达到八成以上,节假日更是场场爆满,更有北京等外地观众,专程来茶园听相声、看戏曲。

5、天津百年老茶馆元升茶楼申遗成功 :

2009年,天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中,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元升茶楼”作为“天津茶楼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认定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同时还被推荐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天津的茶楼是伴随着曲艺而兴起的,也是戏剧、曲艺界与各界人士交流的沙龙,极富天津特色。”元升茶楼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品茶的同时,听戏、赏曲,正是天津茶楼文化的精髓所在。以元升茶楼为代表的天津茶楼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对历史的尊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是全国著名的戏剧、曲艺之乡,将品茶和曲艺结合是天津茶楼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申遗”行动,将进一步促进天津茶楼文化的发展。元升茶楼、以及“名流茶馆”、“谦祥益文苑”等多处茶园式的演出场所,对研究天津戏曲发展史、保留天津民俗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与发展茶园文化,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6、今日天津茶楼体验艺术氛围:

天津的茶楼不像南方地区那样遍地开花,但天津茶楼文化却有着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和“曲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升茶楼”已有百余年历史,这

座清式风格、古色古香的砖木结构小楼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东侧靠近城厢中路,西接鼓楼北街,西南侧临近鼓楼,如今已成为古文化街连接鼓楼旅游区的重要景点。触摸铁环扶手,推开木门,依稀可以看到屋内的竹桌、竹椅。跨过门槛,走进茶楼大堂,看到两盏硕大的宫灯从屋顶垂下。宫灯下面,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十几张竹桌,40多个竹椅环桌而设,几位茶客正兴致盎然地品着茶。环顾茶楼,可谓“青瓦楼台”“朱廊画壁”。

天津是戏剧、曲艺之乡,而天津茶楼是展现其魅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有关人员称,从历史上看,天津茶园中的茶就不是“主角”,茶客来到茶园大多为了看戏、听曲,茶园靠的是高水平的曲艺表演吸引客人。目前,元升茶楼每晚7点半至9点半,都会有戏剧、曲艺表演。另外,茶楼还会定期举行艺术沙龙、书画笔会和票友演唱等。  

7、困境 “快餐文化”冲击茶楼文化

天津茶楼经过历史的沧桑变化,保留至今,依然深受一些天津人的喜爱。目前,天津市区大约有几十家茶园,像元升茶楼、名流茶馆等,大都秉承历史习俗,

饮茶与曲艺并存,表现着天津独特的茶楼文化。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底蕴深厚的茶楼文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历史上,天津茶楼文化主要分布在市内南开区、红桥区、和平区等老城区,常安排戏剧、曲艺的专业和业余演员参加演出,拥有较为固定的观众。但随着城市大规模改造,原来推崇茶园文化的观众群体,已逐渐分散到全市不同区域。“虽然,现在茶楼每天都有100多名顾客,但有一些是在午饭或晚饭时间来吃饭的,真正的茶客数量有限。”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目前茶楼文化所影响的群体,受众面有待扩大,钟情老茶楼的年轻人数量并不多。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网吧、影院等现代娱乐场所不断增多,快节奏、直观化的“快餐文化”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传统的休闲方式受到冲击是难免的。

8、趋势 创新吸引市民“重回”茶楼:

实际上,近几年来,津味相声等曲艺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茶楼文化的影响力也随之逐渐扩大,虽然年轻人的基础数量不多,但却呈增长的趋势。“为茶文化‘申遗’可以吸引更多注意力,让大家一起加入到保护者的行列中。”天津非遗中心的有关人员也表示,通过“申遗”行动,可以扩大天津茶楼文化的影响力。

目前,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目标,作为保护单位,元升茶楼还制订了长期计划,从09年起至2014年,分步实施保护措施,包括“天津茶楼文化资料征集、整理”“向天津各界征集历史文献、研究论文”“元升茶楼扩建工程”“打造鼓楼品牌,形成天津老城厢文化商圈”等内容。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多种渠道弘扬天津茶楼文化,可以吸引更多市民“重回”茶楼。

9、天津早期戏园,茶馆演化而来:

清中期天津出现了称之为“茶园”的演出场所,随着“四大名园”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的陆续开业,将这本以喝茶闲聊为主的地方逐渐变为名伶荟萃的温床,后来劝业场“八大天”、中国大戏院等更将天津培育成北方当之无愧的戏曲之乡。

清中期天津已经成为北方经济中心,文化娱乐自然也随之发展鼎盛。这期间天津出现了称之为“茶园”的演出场所,就是现在所谓的茶馆。那时还以喝茶为主看戏为辅。然而随着“四大名园”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的陆续开业,将这本以喝茶闲聊为主的地方逐渐变为名伶荟萃的温床,后来劝业场“八大天”、中国大戏院等更将天津培育成北方当之无愧的戏曲之乡。

早时只收茶资 不收戏票 清道光四年《津门百咏》中有云:“戏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外有名堂。”其中所说的戏园就是重品茶不重听戏的茶园。茶园为了生意兴隆,往往借助天津人民喜爱的戏曲节目来招揽顾客。早期的茶园素以喝茶为主听戏为辅。观众入园只收茶资,不收看戏钱。“戏好、角儿好、水好、茶叶好”成就了天津茶园独特的“茶园文化”氛围。 茶园是将舞台与观众统一在一个建筑体内的室内剧场。舞台为伸出式三面敞开的戏台,台口两旁有两根柱子,上沿有铁栏杆,专供武戏演员表演特技。舞台下设八仙桌和凳子,朝舞台一面空着,观众围着八仙桌相对而坐,侧脸看戏。商贾也常常利用茶园谈生意做买卖。因为按例戏台上忌用蜡烛,因而茶园每天只演日场,从无夜戏。如果冬日天短,遇有戏未终而临近天黑,便燃起亮子油松等物以代蜡烛,舞台上下烟雾缭绕光线昏暗。

“四大名园” 争奇斗艳

据史料文献学者、知名收藏家李刚介绍,1870年后市内铺设了主要道路,京津两地梨园涌现了大量优秀人才,这时的茶园虽然还叫茶园,但基本已实为戏园。而且这时茶园里的观众也逐渐改为听戏为主喝茶为辅了,当时天津城内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四大名园”争奇斗艳。茶园里所演剧种多为梆子、皮黄,也有少量的昆曲。当时被尊称为“四大名园”的茶园分别是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 金声茶园坐落在北门里大街元升胡同。园内舞台及后台都比较窄小,楼下正面均为散座,楼上两侧为带隔断的包厢。茶园曾几易其主,也多次更名为元升、景春、中天仙、福仙等,在1931年停业。庆芳茶园坐落在东马路袜子胡同,曾用鸣盛、上天仙等名。当年重庆班主杨月楼唱腔美妙动听,出现了“观客喝彩之声压过伶工唱声”的盛况。协盛茶园坐落在侯家后北口路西。园内楼上、楼下正面均为散座,楼上两侧为包厢,楼下两侧是走廊。1900年更名为龙海茶园,以舞台规模大而受欢迎。袭胜茶园坐落在北大关金华桥南西侧,曾更名为西天仙。 这四家茶园不仅有名角捧场,而且选用优等茶叶,沏出香气袭人的茶水招待顾客。因此很多戏迷宁可舍近求远,也要争相到这几家园子看戏。观众看完戏走回家,尽管天已拂晓却不觉得疲惫。

名伶荟萃戏曲之乡

私宅戏楼和堂会戏为“四大名园”约角提供了方便,促进了茶园在规模和业务上的发展。到光绪年间天津茶园已发展至十几家,除“四大名园”外,还有新马路的天桂,马家口下娘娘庙前的天仙,紫竹林附近的天福,南市的升平、下天仙、中华,北马路大观等茶园。茶园因名角而兴盛,名角也因名园而扬名。这一期间不少名角如余三胜、孙菊仙、谭鑫培、杨小楼、汪桂芬等,都长期在天津演出。

到了民国初期,梆子、皮黄从内容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旧时茶园的建筑格局、舞台设备以及经营形式已经不太适应演员和观众的 [1]  需求。因此一些茶园纷纷进行修缮改造和扩建,名称也由茶园变为戏园或戏院。如1936年开幕的中国大戏院,是个拥有2200余座位的五层建筑,为了不影响观众视线,剧场内没有一根顶梁主柱。演员不需要话筒,最后一排观众仍能听得清晰。其建筑之完美设备之考究,堪称华北一流。

天津茶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不仅培养了骆玉笙、马三立、王毓宝、花五宝等众多曲艺名家,也提升了天津票友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当时能获得天津票友的认可,在天津能“火”了的“角”,基本走上全国的舞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近代天津孕育了无数名伶,成为著名艺人们当之无愧的摇篮。

上一篇:【民俗】 运河文化(杨柳青段)(市级)(天津市)

下一篇:【民俗】 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市级)(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