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口镇的沙窝萝卜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栽种了!你以为只要春天埋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很多果实吗?当然不是!沙窝萝卜之所以能酥、脆、甜,跟农民伯伯的精心培育以及独特的窖藏技术有直接关系。沙窝萝卜的窖藏技术极具特色,非常讲究。窖址的选择、窖坑的走向、深浅都要由有经验的老农确定,而且埋萝卜的时间、覆土的厚度、次数也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情况而定。

沙窝萝卜, 又称天津卫青萝卜,俗称"赛鸭梨",是天津农业名牌产品。因原产于天津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毕家村等周边村庄而得名,已有600多年种植历史。目前,天津市西青辛口镇沙窝萝卜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

最佳保存环境在0°—5°之间恒温保存,在常温下用保鲜袋保存可储存15天左右,冬季在阴凉处可存储20—30天。经多年栽培,现已周年生产,春季可用薄膜覆盖栽培;夏季可用遮阳网覆盖栽培;秋季可露地栽培;冬季可用保护地覆盖栽培。并且还可以利用窖藏和库存进行保鲜储藏,以补充淡季供应。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历史悠久,北宋时期称沙涡砦(通寨)。关于设砦立村之事,笔者曾求教天津地方史志专家郭凤岐,先生曰:据宋代军事著作《武经总要》卷十六和《宋史》志三十九,在清州乾宁军条,有“设砦六:钓台、独流东、独流西、当城、沙涡、百万”的记载。又:明代,沙涡地区属于静海管辖。永乐二年(1404年)有移民应诏迁此,占地立产,安家立户。开始沿用宋砦沙涡,定为村名;此后为区别南邻沙涡村,依“南大北小”的惯例,改名小沙窝村。宋史记载,设沙涡砦,为驻军戍边,防御契丹。至于河北、津郊地区的民生经济开发,起于明成祖定都北京之后。通过大量移民,开荒垦殖,逐渐把广阔的洼淀荒滩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才形成众多村落;小沙窝村亦在其间,当年辖属静海。六百多年间,明后又有满清入主、旗人圈占土地诸多历史巨变。小沙窝村近百年的变化随着时代前进,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了沙窝萝卜,现在成为了天津市农特产的代表品牌。

该村种植萝卜的历史当在明代移民之后,清康雍乾时期社会稳定,人口渐增。村民在南运河沿岸开辟一些菜园种些蔬菜,后来发现当地一般的青萝卜,在这里生长良好,口味甜美,很受欢迎。“生在沙性土壤的萝卜甜美,生在瘠薄土壤中则硬而且辣”。从此有越来越多的小贩来村采购,以村名为名,吆喝“沙窝萝卜”到处贩卖,由此青萝卜就成为小沙窝村年年必种的特色产品。村民也开始注意选优繁育。今《上辛口乡志》记有20世纪初,有人选出优秀单株,后来形成大花、小花沙窝萝卜的两个品系;叶丛、肉质、根、外形等各有特点,为后来成为天津地方优良农家品种奠定基础。随着销售范围越来越广,在清朝时就有了“沙窝萝卜赛鸭梨”的赞誉,成为民谚广为流传。民国二十三年的《静海县志》物产篇上有“萝卜青者以沙窝产良,生食味如水果然”的记载,与村民传承回忆“出名已有二百多年”完全相符。

笔者年轻时向本村老人求询,得知在民国建立之前,该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为北京“沈”姓大户一家所有,小沙窝村是他家的佃户村,当时有位张姓老先生为他家管理账目,收租征粮。1910年辛亥革命成功,满清灭亡,孙中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撼动了封建土地制度。那些身居城市却在农村占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就产生了尽快变卖土地回收银子到手,或用于投资工商的主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小沙窝村民抓住这个机遇,全村绝大部分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求亲告友筹借钱款,从沈家共同买下全村整片土地3000多亩;按交钱多少拆分了这片土地,村民称之为“拆庄子”。村民由佃户成为了有土地的自耕农,这在当时是小沙窝村的一件大事,也可算是民国期间,封建土地制度瓦解的一个案例。

农民有了自家的土地,所产的萝卜又能卖好价钱,怎么多开菜园?“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发展浇灌能力就成了首要大事。此前种菜浇园,使用两个人合用一个的“泼斗”打水,可提水高3-4尺,一天浇不了二分地,水还不能流远,效率极低。三十年代中国已有了初步的工业制造能力,有了用畜力牵引的提水工具(当地村民叫“洋井”)。村民们自主筹资、沿南运河挖井安装,全村达到140多口,建井数量居沿河各村之首,菜田面积迅速扩大。有甘甜的运河水浇灌,萝卜甜脆、产量成倍增长,村民更是攒钱买地,土地总量到四十年代末扩展到五千多亩,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富裕乡村。

以前,萝卜入冬收获后及时卖出,产量大增后就摸索、创造出土埋窖藏方法,逐渐形成大规模的由冬到春、陆续供应市场,一直可以卖到5月初的贮存、销售方式。由于小沙窝3-4尺深度土质沉积的特殊状况,贮层湿润保温,沙窝萝卜在贮藏过程中,由初收时的微辣,逐渐后熟转甜,味道更鲜美,积累了挖坑窖藏的宝贵的经验。1935年起,有天津回姓商人在天津组织收购,村民把沙窝萝卜拉到天津小西关交给他,他经营运往香港销售,由此逐年增量,美名远扬。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行土地改革,更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村民们为了方便运输,买了很多大牲口,购置“胶皮轮”,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业合作化后,天津外贸接收出口管理事宜,在辛口镇扩大种植规模。六十年代,天津外贸在小沙窝村、辛口镇修建冷库,以沙窝萝卜的名称,销往香港等地,又长达四五十年,为国家创汇增收做出巨大贡献。

近百年来,村民热爱家乡,刻苦勤劳,重视生产投入、选优育种、钻研创新栽培和贮存技术,使沙窝萝卜品质细腻,更脆美多汁,甜辣适口,已成为箱装精美的年节馈赠礼品。它被广泛载入地方史志、农业典籍、学校教材,受到社会重视。我们天津市2009年更把《沙窝萝卜栽培和窖藏技艺》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6年以来,央视连续报道小沙窝村在萝卜栽培技术创新方面所获得的成就,赞为“科技兴农”榜样;村民组织的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在中国国际农产品(000061,股吧)交易会上三获全国金奖,把天津特产沙窝萝卜推向全国,实现了“把沙窝萝卜发扬光大,让家乡经济节节攀升”的美好理想。

上一篇:【传统技艺】 独流老醋酿造(市级)(天津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 古铜(银)鎏金器修复及复制(市级)(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