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津门老字号的双生祥“子火烧”和“一品烧饼”,浓缩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蓟州,自古美丽富饶,物产丰富。历史上,有很多特产美食被作为贡品进献到皇宫。清代,邦均的子火烧和一品烧饼曾享誉一时,成为蓟州特有的传统风味和宫廷食品,至今久盛不衰。

一品烧饼

天津市蓟州区邦均镇国和庄(索达庄)马家原系辽宁沈阳远郊铁岭一带人氏,清初来到邦均定居,至2014年,已有十几代人。

始祖马从龙,传说原是旗人,其祖父曾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御膳房供职,擅面食、精糕点。年老后回家颐养天年,便将此技艺传给儿孙。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马从龙十三岁时,家中遭灾,人财皆无,只剩他孑然一身。他曾听爷爷讲过,当年的同事在北京都当了官,有难处可以找他们帮忙。于是他千辛万苦来到北京,找到爷爷当年的最小徒弟,某王府的管家张禄,于是经此王府的王爷安排,他到邦均接管驿站。

马从龙就此在邦均定居下来。他便把家传面食手艺传给妻子李氏,夫妻俩除管好驿站外,又兼做些面食点心卖与附近乡民。到六十岁时马从龙手中已有积蓄,便在驿站北边买地建房院一处,专以做糕点为生。他便是一品烧饼和子火烧的创始人。

他听说东北老家本族最小堂叔生有一子,叫马从武,年方十岁,不幸八岁丧父,母子生活艰难,他便接来他们母子来邦均共同打点糕点铺子,马从武勤奋好学,马从龙便把糕点面艺传与弟弟马从武。

在马从武所有的孙子中,最小的孙子马从义继承祖业。相传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乾隆去东陵祭祖回来,住在了盘山行宫(蓟州盘山),当乾隆品尝外形扁圆,外层裹满芝麻的烧饼时,赞不绝口,连声说“好”够一品,一品烧饼由此得名,并成为皇宫的贡品。

子火烧

“子火烧”的由来也是有一段历史故事的,满族人把白色的点心统一叫成是“饽饽”,所以把体积小巧的点心叫“子饽饽”。而当地汉族人有个习俗,在结婚时吃的红高粱面包的饺子叫“紫面饽饽”,因为“子饽饽”和“紫面饽饽”音阶比较相似,所以乾隆皇帝听闻汉族人的这个婚嫁习俗后,故将“子饽饽”改名为“子火烧”。

嘉庆先后来蓟州十二次,每次都要吃子火烧, “子火烧”和“一品烧饼”成为京东风靡一时的面食小吃。嘉庆元年(1796年),太上皇乾隆在京大办千叟宴,既有朝廷老官,也有民间艺人。93岁的第二代传承人马从武在15岁的幼孙马从义陪同下,进京晋见了太上皇,马家名声大震。

第三代传承人马从义又传到第四代传承人马友鹏。光绪五年(1879年)慈禧太后从东陵谒陵回来,在邦均的娘娘庙停歇小憩,年已64岁的老铺主马友鹏,亲手捧着一品烧饼和子火烧叩见太后,她品尝后喜笑颜开,说真是上好佳品。

第四代传承人马友鹏开了“聚和号”糕点铺,他十分重视家传技术,他重金聘请父辈的传艺弟子刘百顺为糕点师傅,制作各式糕点,不断提高“一品烧饼”“子火烧”的制作工艺。

为保持马刘两家的长久友谊,将马家小姐马富润之女许配给已婚的刘百顺长子刘桂林做二房,之后育有一女,居住于邦均镇西南道村。刘百顺将自己的糕点制作手艺传授给了儿子刘桂林。他一直生活在邦均镇白涧乡大黎元头村。

到1956年公私合营的时候,邦均镇供应站缺少会制作糕点的技师,于是聘请一品烧饼和子火烧的第五代传承人刘桂林为糕点师傅。刘桂林老人在邦均食品厂工作二十余载,后将这独门手艺传授给了外孙女蔚俊芝。

1980年供应站改名为邦均供销合作社食品厂,厂内的商标为“君品乐”。2015年12月25日邦均供销社食品厂改名为天津市双生祥食品有限公司。“一品烧饼”和“子火烧”由第六代传承人蔚俊芝制作及监督。

如今的双生祥食品有限公司,一直秉承纯手工的制作工艺,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良,但是制作工艺不变,一直都是由车间工人纯手工制作,保持最原始和最纯真的味道。一品烧饼在馅料上进行了研制与创新,结合现代消费者的不同口味需求,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在确保“一品烧饼”和“子火烧”传统口味和特色口味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创新与研制系列化的新品面食小吃。

作为“津门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食品”, 2017年5月20日“一品烧饼”“子火烧”蓟州区独乐寺对面一品烧饼直营店正式开业。

上一篇:【传统技艺】 大福来锅巴菜制作(市级)(天津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 赤土扣肉制作(市级)(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