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竣工典礼、1985年食品街开街剪彩、1988年龙门大厦落成剪彩、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开幕式和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这些我们都参加了演出。”同乐花鼓非遗传承人李增有这样描述同乐花鼓老会的过往。

在年过古稀的李增有的回忆中,那是一张告示就能在东于庄召集100多人的出会队伍的岁月。如今,同乐花鼓老会不仅演员出现了断层,能一起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的老兄弟也已经散居各处。李增有一度对现状失去了信心,然而,在河北区新开河街道办事处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特别是随着展室的建成,李增有和文卫科的干部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同乐花鼓资料的整理和传承工作中。

对于几代人都“玩儿会”的李增有来说,同乐花鼓是他难以割舍的情结,而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份“总想做得更多”的工作。

同乐花鼓老会形成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老会的曲调最早是由安徽演唱凤阳花鼓的艺人传到天津,同时取“普天同乐”之意,所以定名为“同乐花鼓老会”。老会表演的主要是梁山好汉扮成打花鼓的艺人,混进大名府搭救卢俊义的故事

同乐花鼓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主要演员由8名10岁到12岁的男孩儿担任。他们扮成李逵、燕青、时迁、石秀、孙二娘、扈三娘、解珍、解宝,手执霸王鞭、太平鼓、小锣等道具边演边唱。正因为如此,同乐花鼓也被称为“娃娃戏”。

与这8位主角一同上场的,还有7人乐队,以笙、笛、二胡、三弦等乐器进行伴奏。李增有说,这种表演形式在天津民间花会中现仅此一家。这些主要演员加上负责执事仪仗等的人员,出会时可达百余人。“因为梁山好汉扮作了艺人,所以他们在戏中还要演唱《水泊梁山》《西厢记》等唱段,可谓是戏中有戏。”李增有说。

采访那天,新开河街副主任栾玉梅为记者放映了上世纪80年代演出时的视频。她负责新开河街的非遗工作多年,对同乐花鼓的过往了然于心。画面中的小演员扮相俊美、动作娴熟,所唱的曲调悠扬动听,孩子特有的悦耳童音为表演增色良多。李增有说,如果由成年人来表演,就少了那一派天真烂漫,所以担任主角的8名演员必须是少年。

据李增有介绍,同乐花鼓曾停止过演出,到上世纪80年代才重新恢复,视频中所播放的是老会恢复后第一次演出时的场景。虽然停演多年,但因为老会在东于庄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召集百余人的出会队伍并不难。“我的父辈、祖辈都是会里的负责人,上世纪80年代老会恢复时,人们请我父亲操持。我父亲当时卧病在床,就吩咐我去做。我有工作,每天很忙、很累,不想去,但父亲说:‘不去不行。’”李增有回忆说。

当年那句“不去不行”,代表的正是东于庄居民对同乐花鼓的感情。李增有本是出于无奈才揽下这份差事,没想到却“越弄瘾越大”,以至于几年后他让自己的儿子李炳欣学习同乐花鼓的表演时,说的也是那句“不去不行”。

东于庄的老住户黄东明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同乐花鼓老会刚刚恢复,下班后人们经常在室外练习,因为乐器数量有限,练习的人往往要排队

李增有说,同乐花鼓老会的发展,以前全靠附近住户的帮衬。老会需要资金时,会员在东于庄放上一张桌子,有人经过时,会员只需要说一声“大伙伸把手”,人们准会捐钱。会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有一个姓王的居民远远看到老会摆放的桌子,因为身上没钱而绕路,回到家之后,让妻子把本来要买米的钱捐了出去。不仅如此,每次出会,东于庄的男人们几乎都会跟去,以至于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要想去偷东于庄,就趁同乐花鼓老会出会时去。”人们似乎把为老会做事当成自己的荣誉。

东于庄的老住户黄东明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同乐花鼓老会刚刚恢复,下班后人们经常在室外练习,因为乐器数量有限,练习的人往往要排队。“那时一共就两把二胡,一个人拉,几个人等着。半小时后有人问:‘你拉了半个小时了,累了吧?’拉二胡的人回答:‘不累。’等着的人便说:‘不累也歇会儿。’”当时黄东明便是“等着”的人中的一位。然而,排队学习的时代已成过往。

实际上,黄东明并不是老会的会员。李增有说,以前老会比较保守,对会里的技艺严格保密,但只要是东于庄的住户,不论是否是会员,只要愿意学,会里都肯教授。如今,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们就愿意教。

在栾玉梅看来,如今最紧迫的工作是对原有曲目和唱腔的挖掘整理工作,而寻找以前参加过演出的人员如今比较困难,而且有的人员已过世或年龄偏大,大量的原始资料还有待挖掘,很希望当年参加过演出的人员,能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

近些年,老会的道具破损严重。老会以前的演出道具均由附近居民捐资购买,上世纪90年代老会的演出再度中断后,大部分道具被存放在了地下室。有一次下大雨,地下室进了水,李增有和几位老人蹚水去捞道具,看着昔日被大伙儿视为珍宝的道具浸泡在水中,不少老人流了泪。除了道具的破损,同乐老会还丢失了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老物件。李增有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当年李鸿章的母亲做寿,曾请同乐花鼓老会去表演。老太太看得高兴,赏给会里的孩子8个金钱。会里在每个金钱上穿了一根绳,表演时让孩子们戴在脖子上,李增有幼年参加演出时曾经佩戴过。如今,那些代表着老会辉煌过往的金钱已经不见了踪影。

2009年,同乐花鼓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增有都没有看到重振老会的希望。

2014年,新开河街打造街文化站,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室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栾玉梅和她分管的文卫科的同事们是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者。对他们来说,资料的收集工作是与情感的付出及投入相伴的,栾玉梅如今还能清楚地记得,老人们在讲述老会历史时热泪盈眶的情景。

当他们看到老会破损的道具,特别是那张残破不堪的鼓时,心中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我们做的还是晚了。”如今,那张鼓已经得到了修复,陈列在非遗展室中。李增有说,那是会里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物件,当年东于庄的人都能敲两下。此外,非遗展室中还陈列着同乐花鼓的介绍性资料、演出的服装以及其他道具。

尽管如此,同乐花鼓老会的传承,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栾玉梅说,非遗展室的面积较小,老会更多的道具还被存放在库房中,其中大部分未能得到修复。如今,他们正在多方筹资进行修复。此外,儿童演员的招收存在很大困难。“我们计划组织辖区居民,特别是小学生进行参观,观看同乐花鼓出会的录像,并且利用寒暑假请传承人为小学生开设欣赏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群众。”栾玉梅说,通过这些措施,她希望能为同乐花鼓找到新的学习者。

在栾玉梅看来,如今最紧迫的工作是对原有曲目和唱腔的挖掘整理工作。从非遗展室建设之初,李增有和儿子李炳欣就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和文卫科的工作人员一起,找到部分原来参加演出的人员,对部分唱腔进行了录音,同时收集影像资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寻找以前参加过演出的人员比较困难,而且有的人员已过世或年龄偏大,大量的原始资料还有待挖掘。他们很希望当年参加过演出的人员,能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

上一篇:【传统音乐】 北塘飞钹(市级)(天津市)

下一篇:【民俗】 金狮大轿(市级)(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