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的年轻人而言,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对排地这个名字也很陌生。然而,如果家中有70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是那时常来天津的外地人,一定对排地(今东丽区金桥街与新立街一带)有很深的印象,这里因盛产水稻、鱼、蟹等,成为天津的“小江南”。提起排地,老天津人会张口说出“稻米香,瓜如蜜,螃蟹爬进饭锅里”的谚语。对于当时的外地人而言,他们对天津的印象是“不到排地不知天津好,稻香鱼蟹胜似小江南”。

“碧水溪边望稻田,渔翁撒网尽开颜。河渠纵横舟如梭,杨柳风吹画舫开。蛙声绝似催战鼓,夫妻摇车浇灌忙。莫讶此地风景别,迩来何处不江南。”旧时歌咏津门的诗中,排地的风情和生活场景如今读来依然如诗如画。

排地地区风景怡人、物产丰富,再加上富有特色的民俗和民谣,至今在天津人的谚语和俗语中仍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而诞生于排地民间的“排地歌谣”,也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排地这个地方在天津历史上的影响,不仅与那时天津人的衣食住行有关,也与这座城市中人们的性格、某些民俗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在《天津方言词典》中,对排地的解释是这样的:“清朝以来,在天津南郊、东郊一带,官方组织屯垦,规划洼地开垦,引水灌溉,广植水稻,人称这一排排被开垦的田地为‘排地’。”事实上,在这个词条的背后,是一段与天津地区开发有关的厚重历史。

文史研究者陶鑫雷第一次见到排地的名字,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次逛旧书摊时。当时,他在一堆老照片和旧信封中,发现了好几个信封上的收信地址都写着诸如“天津排地一段”“天津排地四段”的字样,于是,“排地”二字引起了他的兴趣。

通过查阅史料、实地采访,再加上对一些老人的记忆追访,陶鑫雷对排地这个地方逐渐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排地这个地方在天津历史上的影响,不仅与那时天津人的衣食住行有关,也与这座城市中人们的性格、某些民俗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排地是天津人永远不该忘记的一个名字。”陶鑫雷说。

清同治年间,随着排地东、中、西三河的开挖,稻田区的开垦逐渐扩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人们纷纷担筐背篓到排地谋生,排地一带住户增多,一些村落逐渐形成

排地的出现和形成,在一些史料以及《天津县志》《东丽区志》等资料中都有记载。《清史稿·列传》中记载:“同治五年贷款海河北岸自邢家沽讫卧河村,中泄为渠,辟稻田可五百顷,手订试垦章程,于是两岸为沃野。”陶鑫雷介绍,排地这个地方以前是荒野,位于今东丽区中南部。排地开发垦荒种稻,是由清朝官员奏请,经清帝审阅诏谕亲自批准的。

清同治四年,兵部尚书万青藜会同顺天府尹卞宝第上书奏请试垦稻田。同治五年,清帝根据复奏,颁诏亲批“兹据万青藜等勘明,海河北岸自邢家沽起至卧河村止,开浚环渠,中开泄水渠一道,渠旁两岸可开垦稻地五百余顷,用银约八千数百两。此项银两准由崇厚借款兴办。”

据在东丽区发现的一块清光绪十一年一些乡绅为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所立的“功德碑”上的碑文记载,排地稻田位于军粮城西官荒马厂中,开渠三道,分地成排,共分地五十六排,计得地五百余顷,招募民众开荒种稻。开垦之初的排地,在谚语里有这样的形容:“一排排稻地一条条沟,长虫蛤蟆簸箕收。”

那时的排地有多大?一首当时流行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排地占地五百顷,南北分别到大堼(fēng),小红桥西五顷地,往东五里军粮城。”其中的南大堼又称南大坝,是指今津塘公路以南的一条津塘故道,北大堼即今大东庄村南一带。根据《天津县志》和《东丽区志》等资料记载,排地面积有四百七十余顷。

清同治年间,随着排地东、中、西三河的开挖,稻田区的开垦逐渐扩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因此各地一些逃荒、要饭、扛活的穷人听说排地“招民认垦”稻田,便纷纷担筐背篓到排地谋生。排地一带住户增多,一些村落也逐渐形成。

关于排地,流传于民间的谚语,多记载了这里丰富的物产,而排地歌谣则通俗、形象地记录了排地人民的生活光景、风土人情,以及排地人民的民俗和性格,成为天津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

关于排地,无论是流传于民间的谚语,还是老天津人的记忆,最多、最深刻的还是这里的众多特产,“排地的螃蟹——个个肥”“排地螃蟹大如碗,威震东洋和朝鲜”“排地人,想发家,得种稻子、棉花、瓜”……这些俗语描述的都是排地丰富的物产。

排地水产丰富、品种繁多,据文史研究者陈兴云记述:排地区片地处海河下游,靠近入海口,水产丰富,青鲫、白虾四季不断。金秋蟹黄以其肥美而甲津门,特别是紫蟹、银鱼,为天津人所垂涎的海鲜珍品。

紫蟹、银鱼原产于海河上游的三岔河口,因天津开埠以后,轮船往来,河不能封,水质污染,故退栖于海河下游,排地河渠成为紫蟹、银鱼的聚栖之地。紫蟹也称“籽蟹”,形似河蟹,但小似铜币,最大者如银元,故又称“金钱蟹”。紫蟹因蟹黄饱满呈紫色而获名,只有在冬令时节才能捕捞。清代诗人崔旭曾赞美:“紫蟹香粳饱食堪,最是海滨好风味。”

银鱼属无鳞鱼,俗称“面条鱼”,鱼体呈细长圆柱形,全身透明,光洁如玉,通身一条软骨,腹内洁净。捕捞银鱼必须在冬季严寒破冰,下“倒子”网而得之。银鱼味美清香,如将银鱼数条置于案桌,满室立即充盈类似黄瓜的清香气味。天津人通常的吃法是将银鱼蘸蛋清,或蒸或煎,鲜嫩清香,如以火锅涮汤羹,其味更鲜美。

排地的水稻种植始于同治初年,较津南区的小站稻历史还早。当时水稻品种优良,因河水淡甜、肥料多以有机肥为主,所产水稻粒大而圆,煮饭汁液稠而晶莹,米粒油腻润滑,香味浓郁,为米中上乘之品。

排地的瓜,无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因品种优良、皮薄子小、含糖量高、味美适口而备受青睐。此外,排地的棉花也因色白、纤维长而柔,在天津纺织业中广受欢迎。

然而,新中国成立前,排地的劳动人民深受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双重剥削,再加上天灾人祸,致使这里虽然以物产丰饶著称,却民不聊生。“排地户,光棍多,哥仨儿守着苗一棵”,从这句谚语中能看出当时排地人民生活的困苦。

除谚语外,排地歌谣是最生动、深刻的排地人滩涂垦荒生活的写照。排地歌谣通俗、形象地记录了排地人民的生活光景,“小排地儿,三趟河,棒子面大粗箩,吃虾酱,拿棍儿戳,加棵葱蒜是犒劳,要喝稀饭奔大河”,这是当时排地人的生活写照。歌谣中的排地人,既吃苦耐劳又坚忍顽强,“创业难,创业难,五更起,半夜眠,一头耕牛十亩田”“种稻地穷吃亏,收下稻子把帐归。烧稻草光撵灰,喝米渣子粘粥净兑水,没钱还账叫人追”……

此外,歌谣还记录了排地的生活实景:“穷人种稻地,事事都为难。吃饭穷对付,花销没有钱。四月闹咸水,六月还不甜。水车不上水,地里赛盐滩。秋后簸箕响,先还借的钱。早来弄稻子,晚来稻草搬。今年白忙活,来年怎么办?”天津民间文学研究者张野评价说:排地歌谣结构灵活,朗朗上口,从歌谣表达的内容上又情深意切、生动活泼,能体现排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排地人民的民俗和性格,是天津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

上一篇:【曲艺】天津相声(市级)(天津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 韩家墅上善道乐(市级)(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