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鼓齐动十三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将在庙会期间陶然亭公园民俗区内每天上演。“十三档花会”,又称“十三堂花会”,“档”或“堂”都是指一个具体的表演项目,如“一档(堂)高跷”,“一档(堂)舞狮”,而不管这个项目里包括了几支同类型的表演队,纵然有十支高跷队,仍然叫“一档(堂)。只有十三个项目齐全了,才叫一个整合。如果只有八堂或六堂时,则叫半堂会。

民间花会历史悠久,在表演时大都有音乐伴奏,载歌载舞,生情并茂。其内容之丰富、种类之繁多,实在是琳琅满目,举不胜举。历史上北京曾有300多档花会,“幡鼓齐动十三档”是老北京民间花会“武会”中的代表会档。

开路

开路又叫耍钢叉,滚叉或飞叉。当庙会出会或走会时,在队伍前面表演,也就是逢山开路的意思。

五虎棍

五虎棍又叫“开路五虎棍”。在五虎棍的表演中,有很多是武林高手,民间英雄。他们表演的路数往往是真功夫。所以,欣赏这些花会,不仅是欣赏它的舞蹈动作,而且是观赏中国武术的精华。

秧歌(包括高跷)

京西秧歌是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

中幡

中饭的主要道具是一根粗大的竹竿,长短不一,最长者达数丈,顶上为一小伞并缀上铜铃,下边是用细竹竿绑成德长方形架子,下面挂着一面两尺多宽,一丈多长的红色幡布,上面豪言壮语“晃动乾坤保太平”等。也有的在幡上绣神像,如关帝等。

中幡高大,在起会时居中正立,给人以威武之感,也因此成为整个花会的会旗。高大挺拔的中幡仅由一人顶举,还得做出种种惊险而优美的动作,所以,舞中幡的人不仅要力气过人,而且更要武艺高强。老北京的舞幡高手,要首推宝善林了。宝善林俗称宝三,是撂跤的高手,他舞中幡技艺超群,不仅可以头顶、肩顶、腹顶、背顶做出各种令人目眩的动作,而且可以用小拇指托起中幡,飘逸潇洒。

舞狮

舞狮与舞龙都是中国古代庙会上的重要娱乐节目。所不同的是,北京的庙会上,舞狮常见,而舞龙却几乎没有。因北京作为都城,是皇帝的居住地,皇帝自诩真龙天子,耍龙成了对皇帝的大不敬,理应禁止。

双石

双石,有点像现 在举重用的杠铃。能耍双石者,大都有较强的武艺。

石锁

石锁又叫掷子石头做成。

杠子

杠子俗称盘杠,表演形式较危险。

花坛

道具为瓷坛或瓷缸,以瓷坛或瓷缸在身体各部位间做出飞舞,单摆浮搁,求极巧妙。

吵子

吵子会,又叫献音世会,以民间乐器的演奏为主要为主要形式,演奏乐器有:一个丹皮,四副铙、四副钹。吵子会分文武两类。武吵子边奏边舞,文吵子只奏不演。

杠箱

杠箱属滑稽戏,

天平

又叫莲花落

神胆

指大鼓,也叫胯鼓会。胯鼓雷鸣,八面威风,正是所谓“幡鼓齐动庆太平”,它是花会的最后一个高潮。

有一段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这十三档会:“开路(耍叉)打先锋,五虎少林紧跟行。门前摆着侠客木(秧歌),中幡抖威风。狮子蹲门分左右,双石门下行。石锁(掷子)把门挡,杠子把门横。花坛盛美酒,吵子(大镲)音乐响连声。杠箱来进贡,天平称一称。神胆(胯鼓)来蹲底,幡鼓齐动响(享)太平。”

上一篇:【传统技艺】 “菊花白”酒酿(国家级)(北京市)

下一篇:【民俗】 丫髻山庙会(市级)(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