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常”是由常姓人家制作的玻璃葡萄而得名。玻璃器皿制造及玻璃一直被认为是从欧洲传过来的。直到1972年从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发现了一个穿孔的色料珠,经鉴定是铅钡玻璃制品。

同欧洲的纳钙玻璃分数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才改变了玻璃制品从欧洲传来的说法。中国玻璃器皿制造史由此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葡萄常”制造的葡萄等制品都系玻璃为原材料,与料器制作虽同属玻璃制品,但制作方法大不相同。料器葡萄使用有色的玻璃制作出实心葡萄珠,非常厚实、沉重。“葡萄常”所做的葡萄首先要用一根金属管粘烧到火候的玻璃溶液,吹成葡萄珠,是空心的,然后经过贯活、蘸青、揉霜、攒活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才制出成品。因是空心,所做葡萄有真实质感,可以乱真。

葡萄常现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一年慈禧太后过寿,严冬的慈宁宫竟然长出了一串串晶莹红紫的葡萄。一问才知,竟是用玻璃制作的。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就赐给制作葡萄的蒙古人韩其哈日布一块牌匾——“天义常”。韩其哈日布因此改名常在,以假乱真的“葡萄常”也名动京城。

这门绝技是个辛苦活。首先就是围着炉子吹玻璃。传统料器所用玻璃含氧化铅,熔点低,葡萄常所用玻璃却在1500℃才液化。以特制铁管蘸取玻璃液,在另一端用嘴吹。先吹出一段玻璃管,再用玻璃管蘸料吹成玻璃球。根据葡萄的大小和形状,吹出的玻璃球也不同。吹好后留下约一厘米的管子剪断,以便安装。玻璃球很薄,一串葡萄需近百个玻璃球,也就二三两重。

透明的玻璃球变成水灵灵的葡萄,还要经过贯活、上色、上蜡、上霜和攒活等步骤。贯活是用棉纸紧紧裹住铁丝,塞到玻璃球的管子里。之后是上色,玻璃很难挂上颜料,需加入白糖、水胶、淀粉、酒等帮助黏合。晾干后,璃珠已变得颜色多样,再以熔化的石蜡上一层薄薄的蜡。蜡可将玻璃透亮的反光遮住,赋予葡萄肉质肥厚的观感。让葡萄栩栩如生的最后一项绝技是上霜,又称揉霜。霜以香灰为主,是常家的秘方。最后一步是攒活,完全不用胶粘,仅以棉纸和铁丝缠绕连接各部分,全凭手指尖的力气,又叫“肉绞铁”。如此将葡萄珠、叶、梗、须子攒在一起,做成果盘或景观摆件,便完成了一件葡萄常工艺品。

葡萄常自清代以来就在北京乃至全国有着广泛影响。其技艺几经波折流传至今,目前已传至第五代。在前人绝技的基础上,如今的葡萄常更注重作品设计,从配色到造型更加生动精细。目前葡萄常产量有限,多被作为艺术品收藏。

料器葡萄加工工序

在高温车间完成“吹珠”后,一个个薄壁透明玻璃珠需经过以下步骤,制成一串串“葡萄”。

1. 贯活:将铁丝一端包棉纸塞入玻璃球的管子中,制作成型后隐隐约约可见“葡萄籽”。

2. 上色、上蜡:为模仿真实葡萄颜色深浅不一,需用颜料多次上色。也可用海绵擦上不同颜色,形成渐变纹理。涂蜡可遮挡玻璃反光,产生浆果肉质感。

3. 上霜:又称揉霜,涂蜡后表面凹凸不平,在特制的灰中轻轻一滚,如同葡萄挂上白霜。

4. 攒活:将铁丝绞在一起,并以绿色或棕色棉纸条缠紧,将葡萄组装成串并塑形。

上一篇:【传统美术】 面人(面人汤)(北京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 “泥人张”彩塑(市级)(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