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泥人张2.jpg

郎佳子彧(y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今年23岁,捏面人已有近20年,是为数不多的“95后”资深手艺人。

泥人张3.jpg

面塑,是用面粉加彩后,捏成各式人物、物件的技艺,在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南宋《东京梦华录》里就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

泥人张.jpg

郎佳子彧的爷爷郎绍安是北京“面人郎”的创始人,1921年拜“面人王”赵阔明为师学艺,随后的百年,捏面人技艺一直在郎家传承不绝。但到了郎佳子彧这一代,做面塑的就只剩他一个人了。

郎佳子彧从小看着父、叔、姑们做面塑,耳濡目染,5岁时已经捏出了有模有样的作品,15岁时创作出北京奥运会福娃面塑作品,在手艺圈轰动一时。

面塑技艺上手快,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不容易。

郎家人制作面人的材料十分考究,只选用安徽省南陵县的江边稻田米。米粒要一粒粒精挑细选,剔掉干瘪、断裂、变色的糙米,只留下饱满匀称的江米。花2个小时,也只能挑出一斤江米不足一成的精华。

泥人张4.jpg

挑米

挑出的米要用传统的石磨磨成粉末,郎佳子彧说,“如果用打碎机打,金属的刀片会将江米提前加热,这个性质就提前变了。”磨完的江米粉,要用180目的箩筛选,这些粉尘细得只有头发丝的直径大小。

泥人张5.jpg

碾米

捏塑,是最关键的一步,要用到拨子、拨棍、镊子等多种工具。面塑的头部只有指尖大小,眼睛更是小如针孔,每一次轻挑或下压,都必须谨小慎微。

20年来,依着这一步步工序,郎佳子彧已创作过近5000件作品。

泥人张6.jpg

捏塑

泥人张7.jpg

上一篇:【体育与杂技】 天桥掼跤艺术(市级)(北京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 面人(面人汤)(北京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