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榆树堡镇是义县东部山区的一个古老乡村集镇,最后一批竹马舞老艺人就曾经居住在这个镇的岔路沟村。

如今,岔路沟村的竹马舞老艺人们已经相继故去,他们曾生活在医巫闾山脚下,他们的先人曾根据契丹人的狩猎特点和契丹萧太后到医巫闾山狩猎的史实,以萧太后形象创编了竹马舞,并传承一代又一代。然而随着老艺人的离去,竹马舞并无年轻人接续,已处于濒危状态。

为了抢救这种民间艺术,锦州市以及义县等有关部门加紧收集、整理,并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榆树堡竹马舞是上世纪80年代初被文化专业工作者发现的已经消失的北方契丹人的艺术形式。据史料记载,竹马舞产生于辽代,舞蹈内容反映辽代贵族萧太后的狩猎生活。大榆树堡竹马舞反映的虽是契丹贵族生活,却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它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服务于民俗集会和民间祭祀。

说到竹马舞,不能不提“九龙十八会”。“九龙十八会”是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因其规模包括九大村、十八个自然屯而得名。义县文化馆馆长胡英洲介绍说,当年曾参加过“九龙十八会”竹马舞表演的刘承祥等老艺人如今都已故去,他们留下的资料表明,有药王庙就有“九龙十八会”,主要组织者有十名会首,他们轮流主办庙会,并负责请戏班子唱大戏,由4月21日唱到4月25日,十八个村分别扮演各种秧歌以及竹马等各种民间舞蹈。

胡英洲从事竹马舞音乐记录、收集、整理已有20多年,说起竹马舞的音乐如数家珍:“竹马舞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在热烈庆典祭祀表演中,除少数对白外,无论上场、走场、起唱、舞蹈,都有鼓乐伴奏。”胡英洲说,由于竹马舞以舞为主,所以在声乐和器乐两类音乐形式中,器乐为主体,主要由打击乐起承转合,打击乐的作用是配合场上演员唱、念和舞蹈动作,烘托气氛。在乐队编制、乐器使用、锣鼓曲牌等方面,与东北的大秧歌极为接近。行当主要有四种:马童,穿打衣打裤、系腰铃铜铃,头系包头,手持戏曲马鞭;护卫,身穿马褂、头戴缨帽,手持戏曲马鞭,腰系竹马;银宗娘娘,头戴额子、身披大红斗篷、手持拂尘、腰系竹马,丫鬟服饰同银宗娘娘,斗篷绿色;骑骆驼者服饰和护卫相同,腰系骆驼,手持皮鞭。

竹马舞的唱词通俗易懂,比如其唱词“写十字歌”中的一段:“写个呀一字呀一道里呀嗨,老令公碰死在李陵碑呀,幽州头军数牛皋呀,六郎到过号天塔,孟良放火呀烧城围……”易懂、易记、易表演,具有典型的民俗艺术特征。从内容上看,唱词上下段并无内在联系,歌词中的人物和事件相互毫无关联。“宋朝和辽国是同一时代两个不同民族建立起来的邻国,舞蹈中的主要人物是辽代贵族萧太后,动作也是契丹人骑马、骑骆驼围猎时的形象,唱词却是与辽国为仇的宋朝的事,究竟是因为萧太后敬重宋朝将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演变过来的,原唱词又是什么,可惜已无证可考。”胡英洲说。

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杨金会介绍,大榆树堡竹马舞内容独特,表演形式独具一格,不但民俗民族特点突出,而且艺术特色也很鲜明。从竹马舞与齐家子药王庙会、“九龙十八会”的关系上可以看出,竹马舞随着庙会、乡会的产生而产生,与当地礼仪、岁时节令习俗密切相关,严格地说,它本身已构成民俗祭祀活动和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形成了它与民俗活动相互依存的特色。

杨金会认为,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遗存民间艺术,竹马舞充分反映了北方民族粗犷的性格,表演时舞步豪放,不拘一格,动作虽不细腻,但马奔山野的气势淋漓尽致。“一些已故老艺人留存的资料表明,竹马舞在义县至少留存200多年的历史,它的奥秘在于它的家族传承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最易形成共同的爱好和志趣,而且也便于管理。在农村,有很多手艺、技术、绝活也都是祖祖辈辈传承这种方式,一代又一代传续下来。”胡英洲说。

翻开《辽史》,记载契丹人民间演艺活动的文字几近于零。义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却承传下辽宁竹马舞蹈艺术形式,应该说是填补了契丹文化的“空白”。竹马舞内容反映的是契丹贵族围猎时的场景,而唱词完全用的是汉语。可以推断我国主要民族汉族迁移后在文化上两个民族的融合现象,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华民族融合进程提供了佐证。

杨金会说,由于地域狭小而偏僻,加之契丹民族的神秘消失,历史上未有文献记录北方竹马舞的历史状况。挖掘、整理反映契丹人生产生活的大榆树堡竹马舞有着非常的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北方民族民间舞蹈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而且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保护进行到底

杨金会认为,契丹民族的竹马舞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舞蹈史,大榆堡竹马舞所体现出来的学术价值,不可低估,应该加强保护研究,予以传承和发展。

大榆树堡竹马舞有服务于祭祀的性质,从“文革”扒庙灭神起,开始逐渐退出舞台,许多艺人已经放弃了这门艺术,不再往下传承。1984年国家搞民间艺术“三集成”,开展研究性演出时,东岔路沟一带还有10几位老艺人健在,但当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已在70岁左右,并无年轻人接续。如今又过了20多年,老艺人大都已不在人间。

锦州市群众艺术馆、义县文化馆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大榆树堡竹马舞进行考察,走访了为数不多的老艺人,留下了珍贵的口头资料,并经过整理,以文字、画面的形式留下来存入了档案。他们组织人员进行研究性演出,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服装、道具,先后撰写了2万多字的专著,并保存了这些竹马舞宝贵资料。

同时,义县文化馆抽出年轻同志在专家和老艺人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服装、道具,排练舞蹈动作,已于1994、1998两年参加民间艺术节。义县有关部门又根据专家意见,制订了十年保护方案,将竹马舞纳入保护日程。

目前,义县文化旅游局已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在充分利用原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本县境内竹马舞有关资料,将其装入档案,实施静态保护。县里加大对竹马舞的保护资金投入,建立传承人培训基地,一方面组织培养本地人才进行传承发展,一方面邀请省内外专家乃至全国和境内外热心此课题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尽快让其蕴涵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昭示于世。


上一篇:【传统技艺】 道光廿五白酒满族酿制技艺(锦州)

下一篇:【民俗】 义县双井子旱船舞(锦州市)(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