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春节短暂,假期的最后一天也要好好利用起来。210(正月初六)这一天,不少市民选择到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典魅力。

2019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分为主题展览、非遗展览、文化活动三个部分,包括“2019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中华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展“‘京津冀新年文化摄影展等,充分展现了北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



30余位非遗传承人大聚会

在中华世纪坛一层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展厅中,苏永革脸谱书画作品展和乔爱花指画牡丹展占了半壁江山

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脸谱嵌在红色的字中,和谐喜庆;脸谱化的孙悟空捧着桃子,双眼炯炯有神地凝视画外——这些都是苏永革充满创意的脸谱作品。在展厅中,他摆起一张桌子,周边围着几个小朋友,一起学习脸谱的画法。京剧《梨花颂》的旋律萦绕在左右,在前来观展的市民心中种下国粹的种子。

展厅另一侧,红红绿绿的牡丹开了满墙,那绿色是画作者乔爱花探索发明的独家秘笈:可食用级别的绿色指画颜料。身为洛阳人的乔爱花从小就爱牡丹、画牡丹,46岁时,她开始学习指画,精攻牡丹绘画。她拿出带有绒毛的特制手套给记者看,介绍道:手指画出的牡丹立体感更强,和用笔画的效果不一样。她告诉记者,去年我第一次来这个展,因为是注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所以今年又来了。

传统文化季项目组相关负责人梁辰告诉新京报记者,中华世纪坛的春节展览已连续办了三年,而今年的非遗特色尤其浓厚:我们第一年尝试了在展馆里展览加售卖的形式,第二年根据这种形式推出了非遗的主题,但当时非遗的内容很少,地方美食和手工艺品较多,还是以售卖为主。今年我们把非遗的规模做大了,分成了三个板块。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传统文化季以京津冀地区为核心,聚集了30余位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非遗技法,同时还有各种网红文创衍生品。这些特色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初一、初二和初六参观的人少一点,有五、六千人,其余时间游客量都在一万人左右。梁辰说。



民族节日、家风承续 小众展览不遇冷

在中华世纪坛一、二层展厅,特色十足的展览还包括我们的节日——中华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展“2019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

民族节日展上,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精美的配饰闪亮陈列,藏族神秘的护法神面具或肃穆地静坐在展窗中、或威严地悬挂于半空,吸引游客纷纷合影。精巧的藏刀、各式各样的少数民族歌舞乐器展现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多样性。

家风文化展中的氛围则更为安静,游客潜心品读着展出的文字遗风。在这里,既能看到清光禄大夫许汝霖清慎勤孝俭廉的传世家训,又可以看到巴金与妻子萧珊的互通书信,还有各式各样的传家宝满足游客对传统文化的期待。

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态度、处世方式,故而在这里,我们会看到许多游客携子女而来。

这个怎么念啊?”七岁的鹏鹏问身边的爸爸妈妈,——————鹏鹏的父亲张先生一字一顿地为孩子讲解展出的牌匾。而后,鹏鹏伏案体验了一次写书信的感觉,满脸认真。

没怎么带孩子出来过,孩子接触这方面也少。这些年受大环境影响,更多人开始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传家宝、家训这些内容,可以有更多机会让他慢慢去积累、去感受中国这些特色文化。张先生对记者说。




地下市集藏着老少咸宜的欢乐谷

彩绘脸谱、京绣、面塑、核雕、宫廷团扇、糖画……在中华世纪坛地下一层数字艺术展厅和一层东西门厅,非遗文化市集可以说是最热闹的场所了。传承人除了展示不同的民俗文化外,还会与现场群众进行丰富多彩的互动。

在这里,小朋友们围在长桌边,缓缓挥动画笔体验团扇绘画艺术,感受捏泥塑的乐趣。在糖画展台,晶莹剔透的金黄色糖人儿吸引孩子们驻足,飞翔的龙、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勾勒着五彩斑斓又甜蜜的童话梦。除了这些深入体验外,游客还可以在俄罗斯餐厅享用特色异域美食。

在这些活泼、轻松的活动中,也不乏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同样兴致盎然。

82岁的张培逊爷爷和彭淑兰奶奶特地从朝阳区潘家园赶来看这最后一场展览。彭奶奶喜欢画画,张爷爷爱好书法和篆刻,平时自己也画彩蛋、刻葫芦,对他们来说,非遗展览是最心仪的选择。我们两个年纪大了,春节期间不怎么出去,昨天看电视报道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品,我们就来了。张爷爷说,到这儿来最感兴趣的是手工制作,希望看到有创意的作品,今天我也的确受到了启发。原来,张爷爷刻葫芦时,如果葫芦品相不好,就经常扔掉,看展览才发现,其实刷上丙烯颜料就能遮掉葫芦上的脏痕,还很漂亮。

在非遗市集的彩蛋、葫芦展台,葫芦上画着吹奏乐曲的小猪,既可爱又喜庆;彩蛋上则画着唐僧、八戒,今年是猪年,所以画了这些元素。作者靳先生兴趣十足地说。

来源:新京报


上一篇:【非遗动态】十年未败“剪纸王”艺术追梦:老外看呆 带出一批非遗学生

下一篇:【非遗动态】昭君出塞 御马刨泉呼和浩特大召庙会民俗非遗等你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