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书,旧时俗称“说因果”。相传始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国初曾在江南一带,如上海金山、江苏无锡、浙江平湖和嘉善等地广为流传。嘉善农民书最初是从上海金山流传过来,经几代人传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曲种,演唱者多数是半农半艺。农民书只有一片铜钹击打伴奏,发出“忒忒”的声音,所以也叫它“忒忒书”。

嘉善农民书是农村中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民间演唱艺术,其具体表演形式是:演出台前置一小桌,围上红布,桌面上放茶杯、折扇、醒木等物件。一人表演,表演者身穿长衫,手持铜钹,以竹筷击打伴奏,有说有唱,以说为主,可以见啥唱啥。表演一般都由开篇和正本组成。开篇纯唱,以自编为主,也有开篇书;正本一般是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故事。演唱曲调富有地方特色,除了本门本派的常用曲调,如“长调”、“慢调”、“急急调”、“哭调”等之外,还大量引用民间小调、田歌,稍加改编穿插其中,口语化的语言朗朗上口,和声悦耳。

黄天来在表演农民书。(嘉善县文化馆/供稿)

嘉善农民书道具简单,形式多样,有说有唱,风趣幽默,老少同乐,雅俗共赏,随时随地可以演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书艺人有组织地学习和演出,常年活跃于农家、田头和茶室,但由于没有固定体制、固定收入,20世纪末逐渐淡出。现仅存惠民街道史余法(1933年出生)一人,年事已高,不能登台表演,嘉善农民书濒于失传。

嘉善农民书被列入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舞蹈】桐乡拜香凳(嘉兴市)

下一篇:【非遗动态】外研创始人、CEO高山新年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