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自治县土家族“断头锣鼓”,已被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土家人用锣声鼓点对生活的快乐表达,是活在民间的珍贵“非遗”。

据介绍,源远流长的“断头锣鼓”,发源于该县悦崃古镇(也是重要传承地),是民俗文化的品牌,有“悦崃的锣鼓,桥头的龙灯,临溪的狮子,三教寺的唢呐”之说。主要流行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悦崃、黄水、枫木、鱼池等乡镇。

悦崃古镇是该县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古镇,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故名“悦来场”。早在北周时期(公元557年),悦崃镇就是石柱通湖北、长江及恩施通往石柱、重庆、成都等地的重要驿站;它建置于公元619年,至今已有1388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曾拥有无数辉煌的名镇。兴场于唐代,宋代的“川盐销楚”古盐道穿境而过,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建“石柱安抚司”于新城村古城坝,曾为石柱的经济文化中心,后迁今县城南宾镇,土司故城衰败,今存故城遗址。古镇内的土家“斗锣”“断头锣鼓”远近闻名,列入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避免同名,2001年7月改名为“悦崃镇”。

“断头锣鼓”(也称发起打),顾名思义,是一种去头掐尾、打耍锣鼓中的曲牌部分。它吸取川剧鼓师的演奏技法,产生一种独树一帜的锣鼓打法,兼收并蓄、变化无穷。鼓师用鼓槌动作告明曲牌的名称,通过短暂的“过桥”(俗称“夹丁丁”),连接两个曲牌的转换交替,变化多样,组合紧密。

土家人喜欢敲锣打鼓,快乐地表达生活,庆贺丰收喜悦,每逢节假日和农闲时节,都要耍锣鼓斗输赢,谁打的锣鼓曲牌多谁就是赢家。悦崃地区的打锣高手对土家斗锣进行了改革,不打千篇一律的曲牌头子和尾子,由鼓师用鼓锤指挥,只打中间最精华的部分。这种去头掐尾的演奏技法,为何被人称为“断头锣鼓”?因土家人崇拜宁可断头、不愿割城的巴曼子将军的崇高民族精神,便取名为“断头锣鼓”,用锣声鼓点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断头锣鼓”把土家斗锣的技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因此在2014年3月,列入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

“断头锣鼓”曲牌多达100多个。演奏时,由大锣、鼓、钹、小锣四件套演奏,技法灵活多变。鼓师是总指挥,在演奏中用鼓槌变换动作,不断转换锣鼓曲牌,主要动作有“左靠”“右靠”“剪刀架”“左插花”“右插花”“倒丁丁”“顺丁丁”“将军调”“翻天调头”“十八搅”“收音”等动作。演奏队员看到鼓师变换不同的鼓槌动作,默契、自然地转换锣鼓曲牌,连续演奏、不停顿,锣声鼓点时急时缓,时轻时重。这种去掉曲牌前部分的打法,故名“断头锣鼓”。

每一首乐曲都有标题,诸如《蝴蝶飞》《竹叶青》《雕柳上树》《鸡婆下蛋》《茄蚂子跳水》《岩鹰闪翅》《怀中抱月》《开山子》《上天地》等,都是人们对各种动物的形态、神态的生动模拟和出神描绘。人们对这些动物的模拟,就是“耍锣鼓”曲牌的渊源。演奏凸显鼓师的指挥地位,鼓师的动作简洁精炼,短暂的“过桥”跌宕起伏,其表现手法更适用于民间的斗锣形式,既有土家耍锣鼓的遗存,又丰富了土家耍锣鼓的风格,给人臆想、耐人寻味、使人赞叹。彰显出土家人的淳朴、直率的风格,折射出土家人永不服输、顽强向上的民族精神,极具音乐研究价值。


上一篇:【传统音乐】开山号子(重庆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石柱土家断头锣鼓(重庆市)传承人:黄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