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戏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皮影戏在会宁称灯戏或灯影子,一种以剪影表演故事的古老戏剧形式,是秦腔与当地民间小曲糅合的产物。皮影演员一般为五到七人或更多,年头节下,农闲时节,皮影艺人走乡串户,辗转演出。

皮影戏台小巧而简单,搭建简易棚房或利用民房,用长不足两米、高不过一米的白纸糊成长方形亮子,即影幕,置于桌台之上,隔开演员与观众。表演时,一人在亮子后捉线子(牛皮刻制成的人物、道具)表演动作并唱白,另几人在后台伴奏助演。没有电力的时代,皮影戏主要以油灯、蜡烛等为光源用以映射影人,表演动作。油灯选用食用植物油(后来用煤油)为燃料,正挂于演出艺人脸前方,捉线子者虚抱油灯操作线子,称抱灯。白天借日光表演的皮影,叫日影子。

皮影演出用过的油灯及灯芯

演出前搭建舞台

上世纪中期,通渭县义岗镇王世福、刘汉卿等秦腔艺人常来会宁交流演出,皮影戏迅速在会宁兴盛传流,尤以东南部和中部的党家岘、侯家川、新添堡、平头川、翟家所、老君坡、太平店、丁家沟、中川、会师镇、八里湾、柴家门等乡镇为盛。在电影、电视等媒体尚不发达的年代,灯戏是深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

会宁皮影2007年入选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刘具江、牛俊魁为会宁皮影戏的省级传承人。

糊亮子

皮影的戏箱相对轻便

木箱内乱而有序

最早的头梢

会宁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勤劳智慧的会宁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浑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孕育和创造了会宁皮影。

会宁民间自古就有皮影戏班,在农闲季节流动演出,皮影以方便、经济、大众化的优势成为流行的戏曲,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

现存于会宁县文化馆的清代头梢

关于会宁皮影的起源,尚未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一般认为,会宁皮影在明清时就广以流传,目前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头梢为清代作品。民国至建国初,是会宁皮影的繁荣时期,文革停演,1977年恢复演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扶持举办调演,出现了以牛俊魁、刘具江等为代表的一批演技较高的皮影艺人。

打箱

皮影演出用的头梢道具称戏箱,由演出艺人或专门的皮影制作艺人亲手制作,雕镞制作皮影称打影子,制作或购置一套足以应付日常演出用的戏箱称打箱。

会宁皮影用料一律选择牛皮。先把牛皮埋在冬季的冰泥中泡至牛毛根软,刮掉牛毛,拿回来在大缸中换水浸泡,两三个礼拜后加芒硝再泡,到既不腐又透亮时取出。绷开牛皮,一边浇水一边用刀刮铲掉油脂杂质,边刮铲边绷大,牛皮越来越薄,面积越来越大。至厚度到1.5mm左右后阴干定型,是为制皮。皮影镂空刻制的工具有角刀、指甲皮、刻刀、凿刀等十数种。

把用芒硝水泡软的牛皮绷开固定,边浇水边用刀反复刮铲残留的油脂

在定型好的牛皮上经拓摹针画、雕镞(镂空多余的部分)、着色、出汗(烘烤熨平)、上亮、组装等许多道工艺方能完成一件皮影作品。皮影影人高约30厘米,分头、身、四肢等部分,均为侧影,外形轮廓以线条简洁、平滑流畅为主,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及四肢皆以服饰。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数根竹扦,操作演出。皮影雕刻工艺精细、线条流畅、造型生动、色彩艳丽,除了人物,还要刻制一些桌椅、龙将、祥云、禽兽及宫帐等道具,配合表演。

将制好的牛皮埋于潮湿的荞皮中,防止干燥

目前,打制一副足以应付正常演出的戏箱,造价一般要三万元上下。

皮影角色分生、旦、净、末、丑,按人物身份又分神梢、官梢、将角、官角等。刀法上,生、旦多阳刻,即脸部镂空,只留轮廓线条,净、丑多阴刻。一具身体四肢一般配有多个头梢(头饰),即“一管三、一管五”不等,一副戏箱往往是 “头多身少”。演唱器乐主要有干鼓、报鼓、大小锣、弦子、扇子(钹)、磬、板胡、梆子、二胡、底胡、甩子、唢呐、瓦(竹质,类似梆子)、扬琴等。


上一篇:【传统技艺】通渭草编(定西市)

下一篇:【曲艺】常德渔鼓(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