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鼓舞流传于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秦安,是在这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黄土地上,由于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流传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扇鼓舞在民间主要用于庙会、祭祀、祈求丰年,以及民间社火演出等世俗文化的宗教活动。

1.jpg

1976年,在渭河支流的秦安清水河谷地带,考古发现的大地湾文化遗址F411大地湾地画表明,早在78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已经创造了祭祀舞蹈的雏形。据《秦安县志》记载,在秦代、汉代、宋代时期,秦安多战事,当时的“巫师”为了祭祀阵亡将士创造了一种舞蹈,之后又在宋元明清各代逐步发展演变为现在的扇鼓舞,{俗称羊皮鼓舞,有专家称:扇鼓舞形似槟榔,将其鼓称为“槟鼓”,将舞蹈过程称之为“槟榔甩辫”}。当地群众把这种祭祀活动称之为“跳神,”将舞者称之为“师公”。20世纪50年代,秦安扇鼓舞流传秦安县各乡镇。6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秦安西北的千户、王窑、郭嘉等乡镇,成为民间世俗宗教祭祀的主要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秦安扇鼓舞这一原生态的民间舞蹈重放异彩。它从击鼓方法、队形变化到表演内容自成一家。有武术中的棍术、对打、有戏剧翻筋斗技巧,也有鼓声轻轻伴奏秦安小曲老调,内容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从戏剧舞蹈到民间民俗,通俗健康。正是他们保持了原生态特性,才得以长期活动于陕甘两省的部分地区,有时还参与电影中的祭祀活动情节的拍摄。秦安扇鼓舞在祭祀活动中,舞者身穿红马褂、大裤裆,腰间系一短裙,头戴假发长单辫子,右手握着直径约40厘米的扇形环佩羊皮鼓,右手握牛筋辫,舞动时鼓鞭敲击鼓面时震动手臂上环佩咚嚓频频作响。舞者多则七八十人,少则一二十人,队形以跑阴阳太极图形为主,时而穿插主舞者,有各种花样的技巧及全身驾驭十二面鼓{腰悬四面,左右胳膊各挂三面,嘴衔两面}的击鼓表演,时而不停的甩动辫子{俗称“轮莽头”} 。

3.jpg

秦安扇鼓舞起源于上古,贯穿延续至今,在渭河支流的葫芦河周围地域形成各民族共同文化,是陇上习俗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秦安扇鼓舞的表演形式蕴含着秦安人民与大自然抗争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信仰价值取向,涉及秦安的当地民风民俗、语音文学、饮食服饰、艺术宗教、以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已得到人类学者及民俗学者的普遍关注。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左”的文艺思潮的影响,秦安扇鼓舞被视为“牛鬼蛇神”,被打入“冷宫”。八十年代以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年轻爱好者群体日益缩小,原有的十几个社班只存活三两个,能带十二面鼓舞者寥寥无几。秦安扇鼓舞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亟待保护。


上一篇:【民间音乐】秦安唢呐艺术(天水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张家川小儿锦(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