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地处渭水中游,属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雨量适中,适宜大青麻的种植。甘谷大青麻栽培历史悠久,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陇上大青麻的主产区之一。甘谷及周边区县种植的大青麻,色白有光泽,耐湿且抗腐,纤长韧性好。

甘谷麻鞋制作流程----拧绳.JPG

甘谷麻鞋制作流程----拧绳

甘谷麻鞋制作源起上不可考,但从历代地方志记述及有关甘谷历史人物穿着分析来看,其制作工艺最迟应追溯于东汉以前。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对加工工艺不断完善,甘谷麻鞋的制作在唐代已趋成熟,在陇上民间手工产品中享有盛誉,新疆吐鲁番阿斯它那唐墓出土的麻鞋,式样与今天的甘谷传统麻鞋别无二致。唐代杜甫“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工部草堂诗笺·述怀》)的诗句可为佐证。20世纪20年代于右任靖国军兵败岐山,因东南受阻,绕道陇南赴粤去见孙中山,途经甘谷一带,穿上麻鞋,写下了"老农自矜产麻好,并谓麻鞋制做巧。闻客明日西南行,愿助轻足赴蜀道"的《麻鞋歌》。

甘谷麻鞋用料讲究工艺传统,用纯天然麻料、麻布及相关编织用具,以传统手工工艺制成。其制作流程分为拧绳,即将麻团拧成1㎜的和5㎜不等的麻绳,1㎜的细绳用于勾边及编织鞋面,5㎜的单股绳用于编织麻辫,成辫后用其盘成鞋底,5㎜的合股绳用于纳鞋底;绑底组合,即将编好的鞋底和鞋面缝合在一起;套楦定型,即用木楦把鞋撑起来,一双环保透气的麻鞋即成。传统甘谷麻鞋制成后,须在鞋底渗入厚厚一层稀牛粪以坚其质,风干后硬似牛皮,用以防水,现在则用2㎜厚的橡胶底,增加耐磨性。传统麻鞋的式样有单边绳网的偏帮子与牛鼻梁、有以绳网代替鼻梁形成圆口秃顶的齐帮底、一只船、三根弦、布包边等。

传统麻鞋式样一只船.JPG

传统麻鞋式样一只船

甘谷麻鞋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又是一种精巧的民间手工艺品,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寓意姜维随诸葛亮远征,母心思儿之情;"单鞭救主"源自尉迟敬德以一支钢鞭救其主李世民的唐代故事;还有"虎目圆睁"等等。

甘谷麻鞋制作技艺保留了大量民间传统技艺和民间文化的原始形态,对于研究民俗民间文化形态的传承演变,特别是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受现代生产技术和人们现代审美观念的冲击,特别是掌握传统技艺的老艺人的相继故去,甘谷麻鞋制作技艺已处濒危状况。同时由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大麻种植面积日益萎缩,导致原材料供应的日趋紧张,也成为该技艺濒临危绝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体育与杂技】秦安蔡家拳(天水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龙舟(岳阳市)传承人:许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