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郑永瑶,男,一九五零年生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郑家庄。中共党员,万里机电总厂职工。

郑永瑶学习兰州鼓子起源是因为其祖父、父亲与兰州鼓子老艺人们的多年来常在郑家演唱,相互切磋技艺,老艺人们的演唱字正腔圆、音韵柔腻,使郑永瑶从小耳濡目染、自幼熏陶,也产生了对兰州鼓子的深厚兴趣。开始随祖父、父亲学习鼓子唱腔、演奏三弦、扬琴、二胡等伴奏乐器。后又从师学习了琵琶的演奏。同时求师钻研学习音乐理论。

郑永瑶祖父郑毓禄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卒于1971年,兰州市郑家庄人。一生酷爱兰州鼓子,他的演唱风格嗓音清亮,注重表达曲中人物情感,让人听后感觉他就是曲中人。如《吕蒙正辨踪》曲中“鼓子头”所唱“数九寒天,冷雾弥漫,无时的蒙正走木兰,家中丢贤妻受饥寒”;又如“咿儿哟”中“正行走抬头看,大雪不住降满川,男女的脚踪纷纷乱,不知何人到此间”。即是在火热的夏天,他唱后让听众无不感觉好像到了:严冬天寒,西北风狂吼,冷气刺骨,鹅毛大雪纷纷落地,白茫茫雪地中有几踪脚印,落难之人吕蒙正步履艰难地去木兰寺讨膳餐的可怜情景。歌者声情并茂、情景交融非常感人。深受艺人们的尊重和认可。郑毓禄演唱多以小平调、正平调、太平调唱腔为先,也弹的一手好三弦。遗憾的是在那个时代没有录音设备,没有录音收藏。

郑永瑶父亲郑鸿盛,年近八旬,一生酷爱兰州鼓子。他在父亲郑毓禄的传授下,加上又去百处领教吸取兰州鼓子名家之精华融为自己,形成了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演唱注重字韵清晰、声腔细腻、明亮恬静,多以咏事抒情之曲为主。如“拷红”、“别后心伤”、“李雅仙刺目”等。弹的一手好三弦,艺人们之间传诵:“鸿盛弹弦子,手指好像蝴蝶在担子(琴杆)上飞舞,轻松玲珑”。的确他的指法娴熟、技艺精湛。“弹、挑、轮、滚、扳、点、揉、扣”运用自如,和弦共鸣、娓娓动听,使伴奏与唱腔整体效果惟妙惟肖。他不但继承了父亲郑毓禄的鼓子技艺,还传授给郑永瑶、郑永瑾、郑永琳三个儿子,郑永瑶和二个弟弟现在都是兰州鼓子队伍的中坚力量。对兰州鼓子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良好作用,可谓兰州鼓子真实的传承人。三弟郑永瑾五弟郑永琳无论是唱腔、三弦、扬琴、二胡伴奏等方面,在父亲郑鸿盛多年来的传授下,又经鼓子名家王雅禄、陈德福、王金山、张麟玉等指点,他们演唱的鼓子风格可称是兰州鼓子的原汁原味,备受兰州市鼓子界推崇。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每逢节假日,郑鸿盛常带郑永瑶去白塔山公园百花茶亭兰州鼓子活动室,与鼓子名家芦应魁、段树堂、陈德福、王雅禄、张麟玉、王金山、米永庆等老前辈们学习兰州鼓子演唱与伴奏。随着时代的变化,活动场所多次变换,从百花茶亭到文化宫南部、磨沟沿、桑湖滩、庙滩子、土门墩桥头、崔家庄、十里店等茶园的鼓子活动室。四十多年来在以上场所的演唱、伴奏的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到了兰州鼓子很多音乐唱腔及伴奏的要领,从而使郑永瑶的兰州鼓子演唱演奏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他也深感到吸引着兰州人民,深受广大鼓子爱好者青睐的兰州鼓子这朵中华文艺百花园中的小花和自己的生活已经永远分不开了。

郑永瑶多年学习兰州鼓子有两大较好的有利因素,一是家庭祖辈的熏陶与传授,加之名家的点化;二是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郑永瑶童年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吹竹笛,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师从音乐教师李玉成老师。五年级学习二胡演奏及乐理,师从音乐教师王琪兴老师,并开始翻录简谱。每年“六一”儿童节在五泉山、白塔山、少年宫、文化宫表演,多次获奖。

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当时生活非常困难,为了学习乐器演奏和音乐知识,平时把父母每月给的一元零花钱积攒起来买琴弦、松香、歌谱、音乐书籍等用品。中学时,通过考核,加入了校文艺演出队。从师二胡专家唐金奎老师。课余时间排练,经常参加校内、校外的文艺演出,每天挤时间练琴三小时。这期间,音乐理论与二胡演奏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练习一些二胡独奏曲,如:《赛马》、《江河水》、《山村变了样》、《拉骆驼》、《二泉映月》、《良宵》、《空山鸟语》、《赶集》等曲目。正当他在音乐方面蒸蒸日上,初见成效时,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他想上高等音乐学府的梦想被磨灭。随之而来的是学工、学农、学军、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的家庭出身是工人,很幸运进工厂当了学徒。虽然进了工厂,但没放松多年的音乐爱好,工余时间练习二胡练习曲,并加入工厂文艺演出队,学习铜管乐器。常下乡慰问贫下中农;下部队慰问亲人解放军。六八年至七0年,参加兰州市庆祝国庆节的国庆乐队。七一年至七二年进入由专业音乐教师组建的“音乐进修班”学习音乐理论。1984年第一届桃花会演出板胡独奏《秦腔牌子曲》获演出表演奖。二胡独奏《良宵》、《赛马》等曲多次获奖。

因为有了多年学习音乐理论的基础,所以学习《兰州鼓子》音乐有了良好的铺垫。

唱腔方面:多年保持《兰州鼓子》原汁原味的唱腔风格,对《兰州鼓子》两大腔系:“排调”“越调”即注重“排调”的铿锵有力,又体现“越调”的细腻柔情。特别讲究唱腔字韵,什么字后押什么韵。注重曲中人物情感,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伴奏方面:体现戏曲与曲艺的伴奏谱法,个别乐句用“三和弦”、“七和弦”来伴奏,如唱腔谱是“.3”音时,伴奏以“.1”或“6”音伴奏,个别还有高音低唱,低音高唱,伴奏时腔谱与伴奏谱不是同音,如:小平调《满江红》中一段:

 腔谱: .1﹒6  5  .1  ︱ 3  2  1  3  ︳ 2 -  ︱

一    对儿    巧     鸳      鸯

伴奏: 2﹒3  5 65  ︱ 3532  12 3  ︳ 2 -  ︱

类似这种伴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整体效果非常好。多年来伴奏中不喧宾夺主。突出唱腔,体现伴奏为唱腔服务的宗旨。唱段中的过门、间奏曲、伴奏到位,给下一段唱腔做好桥梁作用,使演唱者好上口,听起来很圆润悦耳。以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兰州鼓子》伴奏乐器:三弦、扬琴、笛子、板胡,因音乐旋律比较平,没有大幅度的起伏,多以悲伤韵律为主,板胡音较高,较细,配合起来整体效果不是很融洽。郑永瑶尝试着用伴奏,并用.6和3定弦,效果很好。经艺人们认可后,从此就用二胡代替了板胡。在《鼓子》的定调方面:以前艺人们用E调笛子的三眼为主音“1”。除了笛子外,艺人们常以扬琴第一组弦、第二组弦,甚至第三组弦来定主音“1”,艺人们俗谱叫“头排子”、“二排字”、“三排子”。这样是不科学的,因扬琴的音也是随时有变化的,用耳朵听定音误差太大,今天低一点,明天高一点。使演唱者不能很好地发挥嗓子的调门。艺人们不知道啥叫C、D、E、F、G、A、B,更不懂十二平均律。他伴奏时用定音器来定音,以演唱者嗓子调门高低而宜。使演唱者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嗓子调门。再也不会发生今天高、明天低的现象。买了许多定音哨送给朋友们使用。大家都科学定音调,艺人们非常赞同。解决了定音问题。

在唱调的修正改动问题上自己也努力去做,以前艺人们手中的曲调都是口传心授,经几代人传来传去,有些调、字都有很多错误、别字。细细揣摩整个曲情调意就不对了。如“别后心伤”中一句:“胜似良方”,而有人就唱“生死两双”。此曲的本意是一对恋人多年来未见面的相思之情,昼思夜盼,身体日见消瘦,如果能见上一面,胜似吃了一付良方妙药,精神立刻就会好的。而“生死两双”是讲不通的。再如:“武松杀嫂”中一句:“伸玉腕开开柴门”,而有人唱:“嫂与俺开开柴门”。此句的本意是:“武松公干后回家叩门,潘金莲闻听后“伸玉腕开开柴门”,让武松进屋。而不是武松叫嫂子与俺开开柴门。再如:“拷红”中一句“老夫人动怒”,而有人唱:“老书人动怒”;“白访黑”中一句“拍手合掌大笑”,而有人唱:“拍手河涨大了”。类似以上错误屡见不鲜。使整个曲情词意都在改变是讲不通的,郑永瑶常常和艺人们探讨研究,主张把曲中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名称呼一定要校正写唱正确,至于故事情节虚构是可以应用的。  

在唱腔音乐韵调方面,有人把腔长一拍,有人拖腔短一拍,特别昌濒临失传的“小平调”、“正平调”、“太平调”中这种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如《秦琼逃关》是兰州鼓子平调类

“正平调”的代表作。词韵悲伤、旋律委婉、节奏缓慢、字少韵多较为难学。艺人们常以知音知已者小聚,三弦伴奏,单弦清唱,过一把瘾。

就“正平调”的音韵格律来讲,百分之九十以上大家唱的都相同,只是在个别乐段、乐句的节奏快慢、拖腔长短,音韵高低、装饰音的应用理解曲情、行腔中的气口抒发等,人各有异,这就给伴奏者带来一定的难度。前辈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了,想把各家的精华乐段乐句提炼出来,融为一体,写出谱来,形成一本统一标准的“正平调”《秦琼逃关》词谱唱本,便于今后学唱。一九八八年,鼓子名家段树堂、王雅禄、陈德福、郑鸿盛、张麟玉等老前辈在一起收集、演唱、伴奏、研究名名家的唱腔唱段,委托郑永瑶整理、记谱。近一年的时间,郑永瑶多次修改试唱,于一九八九年四月完成初稿(包括平调前奏《四合四》、“小平调”《满江红》《三月三》等)。经前辈们伴奏演唱认可之后,同意定稿。并认同为统一标准的词谱唱本。

郑永瑶四十多年学唱了描写传统历史故事的近百首经典曲目。有“拷红”、“别后伤心”、“白访黑”、卖花郎“、吕蒙正赶斋”、“吕蒙正辨踪”、“敬德演功”、“武松杀嫂”、“双锁山”、“李雅仙刺目”、“秦琼逃关”等数十首。


上一篇:【曲艺】兰州鼓子(兰州市)传承人:魏世发

下一篇:【曲艺】兰州鼓子(兰州市)传承人:慕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