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小调源于曲艺音乐,自唐朝时期由苏、浙和湘西一带传入临武。千百年来,这种曲艺音乐不断与其他戏曲、民族音乐和临武本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临武小调。其取材大都来自于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题材大都是褒扬正义、贬鞑丑恶。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爱憎分明,对观众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教化和对思想情操的陶冶提升作用,是当时临武人民在闭塞的自然环境、不十分开化的社会环境、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中的一种生存、生活和精神文化追求的需要。目前其主要分布在临武县内及周边的嘉禾、桂阳、宜章、蓝山,广东的连州等县市,在湘南一带的曲艺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临武小调曲调流畅、婉柔、曲折、细腻,旋律变化丰富,装饰性很强,乐句与乐句之间衔接自然,富有逻辑。演唱时都有器乐伴奏,并加上前奏、过门、间奏、尾声等,使之更完整,演出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角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调、打对子和对子调等;还有一种是具有戏剧形式规律,剧情复杂、人物刻画细腻的花灯戏。在艺术表演上,临武小调风格独特,如在对子调的表演上一男一女,男的都以小丑的面目出现。丑角走的大部分是蹲步、跳步,就连表演难度较大的踩高跷,丑角还是运用上述步法。丑角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纸扇功夫,纸扇功中有突开、突折,利用右手腕的转动功都非常独特。临武小调在表演上还吸取很多人们喜闻乐见和生活中如打铁、划船、捉鱼等形象有趣的动作,加工提炼运用到舞台表演上,收到很好地艺术效果。

  临武小调戏班以沙田唐氏于清光绪年间组建的为最早。此后,谢六父子三人组班沿街卖艺,较有名气。民国初年,东城曾找找班,活动在连县、宜章一带。至20世纪初和建国以后最为兴起和流传,全县各地不少村庄都先后成立了规模大小不一的临武小调班子。这些小调班子在每年的农历正月至清明节前,逢年过节和秋收后以及红、白喜事等活动中,经常走村串寨,四处巡回演出,非常活跃。他们深入农家,给人们带来了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珍宝,却一度面临断代的危机。文革期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临武小调各班子遭到解散,临武小调几乎停止活动。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使民族民间音乐受到强烈冲击,随着现代音乐的盛行,导致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淡化了人们对民间音乐的兴趣。现代传媒手段的先进,使临武小调处于弱势地位。临武小调是靠师傅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而现代音乐是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愿望,同时也就加速了民间音乐的衰亡。为了抢救、挖掘、整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传统本土文化,临武县政府于2006年3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同年6月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中对临武小调进行宣传推介。2008年先后被列入县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6月,出版临武小调曲目、剧目集。目前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传统技艺】 岱山木船制作工艺 (舟山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 塌东京涨崇明的传说 (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