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曾称小哥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绍剧、嵊剧等。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嵊县农村出现“落地唱书”,以〔四工合调〕说唱《养媳妇回娘家》《蚕姑娘》之类的短篇农村故事,很快流行当地并逐渐传至杭、嘉、湖一带,形成长于叙事的新调〔吟哦调〕,开始说唱《赖婚记》、《金龙鞭》等长本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节期间,嵊县农村6名艺人首次化妆登台,演出《十件头》、《赖婚记》、《倪凤扇茶》,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渐次衍变为一种地方戏曲,并流行于绍兴、宁波一带。

“小歌班”剧目多半反映农民生活,主要有《卖婴记》、《卖青炭》、《箍桶记》等。民国初,小歌班流向上海,并以“绍兴文戏”(男班)为名与乱弹班——绍兴大班相区别。民国10年(1921),绍兴文戏改原来的徒歌清唱为以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出现魏梅朵、王永春等一批优秀艺人,男班入全盛时期。民国12年(1923),嵊县首次出现绍兴文戏女子科班。此后,女子戏班林立,称为绍兴女子文戏,简称女子文戏。

女班所演剧目,多自绍剧、京剧移植,故又称文武女班、女子绍剧等。其时,为适应女子演唱而变〔丝弦正调〕为〔四工调〕,演出于绍兴、宁波和上海。民国25年左右,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27年,女子文戏创演新戏,开掘新的表演程式,并改称“越剧”。 31年(1942)起,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等进行越剧改革,在〔四工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调〔尺调〕,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又创制了〔弦下调〕,越剧唱腔逐渐形成多种流派。1947年,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十人同台演出《山河恋》,轰动上海,因此得名“越剧十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除京剧以外的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在长期实践中,进一步形成了一种优美抒情、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上世纪 50年代起,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以唱为重,唱做结合,武戏文做”的表演风格。代表性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山花烂漫》、《胭脂》等。

20世纪初,越剧以小旦、小丑为主,其后,以小旦、小生、小丑为主。20年代,发展为小旦、小生、老生、小丑四行为主,俗称“四柱头”。建国后,越剧行当分为小生、旦、老生、花脸四堂。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自1986年成立至今,先后创作和排演了大戏三十余台,折子戏五十余出,以文武兼备的特色享誉艺坛。代表剧目有《陆文龙》、《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看御妹》、《越王勾践》、《木兰别传》、《狸猫换太子》、《李慧娘》等。剧团先后一次赴台湾、二次赴新加坡、七次赴香港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主要演员范派小生吴凤花(师承范瑞娟)、吕派花旦吴素英(师承吕瑞英)、傅派花旦陈飞(师承傅全香)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戏剧】绍剧(绍兴市)

下一篇:【曲艺】岭北大莲花(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