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因单面蒙皮,故又称“单皮鼓”或“单鼓”。是满、蒙古、汉等民族棰击膜鸣乐器,舞蹈时用。其主要形制即在一个带柄的铁圈上蒙上羊皮或驴皮等,配以细长的鼓槌敲打,柄的头上有十多个大小铁环,打鼓时同时发出声响。用于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也用于民间欢庆新春佳节等娱乐活动。旧历除夕、灯节时人们都击鼓并演唱、舞蹈,以求“太平”,形成这种歌舞形式,故名“太平鼓”。

吉林地区的太平鼓一度流行于满、汉等民族中间,其鼓法、步法、舞法等艺术技巧独特,稳、泼、浪的韵律特性突出,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且与满、汉民族的祭祀、祈福等活动密切结合,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民俗学价值、宗教学价值,文化内涵厚重,亟待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

满族的太平鼓,俗称“旗香”,作为满族的民俗,艺术上独具特色;而东北汉族的太平鼓,俗称“民香”,意即平民百姓烧的香,也颇具特色,它既较多地继承和保留了传统汉族太平鼓的特色,又与东北地方萨满教民间祭祀相结合,文化特色鲜明。经过明清以来数百年的发展,东北汉族的太平鼓不仅已经形成一种颇为成熟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说唱表演艺术形式,艺术价值突出;而且作为盛行于东北汉人中的祭祀、祈福等活动的重要手段,已经具有重要的民俗学、宗教学意义;同时由于历史时期满汉双重文化背景的长期陶铸,作为民族文化融合的活态存在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另外,作为这一艺术形式的标志性舞具——太平鼓,从制作工艺到与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已经超越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成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地方文化认同的标志,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坛主(左)戴神帽祭祀

祭祀使用的香碗、蜡台、斗等器物


上一篇:【传统戏剧】戳脚(河北省)传承人:李红霞

下一篇:【传统医药】武医推拿疗法(长春市)(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