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何桂生,男,汉族,国家二级演奏员,1956年出生于衡南县向阳桥。自幼喜爱戏剧与音乐,13岁考入衡南县花鼓戏剧团,师从刘耀辉先生学习花鼓戏司鼓演奏。花鼓最初为“马灯戏”,角色一丑一旦,伴奏多为管弦,是以载歌载舞、轻松活泼的“文场”戏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戏路大发展,借鉴大戏剧种引进“起霸”“走边”“趟马”等之类的表演程式和锣鼓点子,以打击乐伴奏的“武戏”登台并得到成长。通过鼓点配合演员动作、渲染趟马、布阵、开打等段式的氛围,为主角人物情感推波助浪,显得十分重要。培养一名优秀的司鼓关系到新戏是否成功,甚至于影响剧团的存亡。何桂生因此发奋图强,刻苦习艺。

他向师傅刘耀辉学技之余又先后参师京剧鼓师罗福生、祁剧鼓师刘松柏、湘剧鼓师常力宣三位先生,各得真传,拣其精华,融为一炉,练就了一身好鼓艺。何桂生司鼓情感丰富,细腻多变。他打出的锣鼓点子,干净利落,铿锵有力;他指挥的手势落落大方,潇洒飘逸。他的每一锤鼓都是一种气质,每一声鼓都是一个故事,一部史诗。他独特的花鼓司鼓演奏手法与技巧,为衡州花鼓戏在1970至1980年代发展到历史高峰与艺术领峰建立了不可或缺的功勋。1982年,何桂生荣获衡阳地区“优秀演奏员”桂冠,名扬艺界。

何桂生痴迷衡州花鼓戏,立志做一个集司鼓、编导、作曲于一身的复合型花鼓人才。1986年,他考入广西艺术学院就读,沉入在戏剧海洋中探索与发掘、比较与提高。学成归来后调入衡阳市花鼓戏剧团,从另一个高度融入花鼓戏、演绎花鼓戏、传承衡州花鼓戏。他创作、改编、移植、挖掘、整理了60多台衡州花鼓戏。代表作有《喜盈门》《父亲》《新. 打铁》《公主抢亲》《三讨黄金》《真情花开》等;还参与录制了40多台花鼓精萃影碟,其中有《大打铁》《大盘洞》《大九莲杯》《大下凡》《私访华容》《傅金龙赶妻》《磨豆腐》《蓝继子打砖》《王麻子定计》《满姑吵嫁》《百忍堂》《劝夫》《张三劝妹》《蔡大回门》《三试浪荡子》《安安送米》《金钏会》《杨春龙打渔鼓》《朱买臣卖柴》《刘全金打锡壶》《王氏投井》《刘铁嘴嫁伯娘》《铁板桥戏牡丹》《二妹反情》《三看亲》《三拜堂》《张二嫂回娘家》《墻头记》等,都是衡州花鼓久演不衰,倍受观众喜爱的传统经典好戏。他创作的《喜盈门》和改编的《公主抢亲》《新.打铁》被列入剧团开场戏和保留剧目。创作的《喜盈门》《父亲》分别在2009年、2015年两度参加湖南艺术节,荣获10多项大奖。连年获得“优秀演奏奖”、“优秀剧本奖”、“新创优秀剧本奖”、“文学艺术奖”、“田汉音乐(演奏)奖”、“田汉剧作奖”、“田汉新剧目奖”、“田汉戏剧奖”等,成为衡州花鼓戏创作大户、演奏大家和获奖专业户。

何桂生先后收徒有何展生、尹  胜、阳少华、徐小常、陈 特、王照明、阳桂林、王海民、郑启飞等10余人,不定期地与中、青年演员(演奏员)授课、整改剧本、编配曲调、说戏教唱,亲操“战”鼓,培养和指导的学生都已成为剧团中坚力量和后起之秀。

何桂生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衡州花鼓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上一篇:【传统技艺】常宁南詹正骨疗法(湖南省)传承人:尹新生

下一篇:【传统戏剧】衡州花鼓戏(衡阳市)传承人:马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