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白倮支系服饰制作是流传于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新寨村委会城寨村白倮人聚居地的一种古老传统技艺。于2013年列入云南省第三批非遗保护项目。     

彝族白倮服饰原料都是采用自种、自纺、自染的棉花土布。彝族妇女把种出的棉花脱子后用手摇纺线机纺成线,在传统的土织布机上织成布匹,然后在布匹上根据男、女、老、少服饰特点徒手点蜡、染色、脱蜡、刺绣后,形成其本民族独特的图腾纹样后缝制而成,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饰最主要是经过纺织工艺和蜡染工艺两个最核心的流程。    

传说彝族白倮支系的祖先来自昆仑山,因遭灾逃到富宁县木央乡木碓等地。明末清初搬到老寨(今新寨老马街),后在城寨、新寨定居。关于其服饰制作技艺,有关史书对此记载较少,无法考证其历史渊源。然从其工艺技术来分析,其蜡染工艺与苗族蜡染工艺相似,证明其蜡染工艺与苗族蜡染工艺有共同渊源。     

彝族白倮人服饰制作的蜡染工艺看似古老,其实其中蕴藏着较高的科学技术。他们不懂物理,不懂化学,却能凭经验、凭传统方式充分将物质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为其所用,这是白倮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笔技术含量较高的精神文化财富。     

彝族白倮支系服饰制作的蜡染工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彝族白倮人民群众长期生活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巩固、传承、研究和开发这一民族民间工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上一篇:【传统戏剧】广南县阿科壮族沙戏(文山州)

下一篇:【传统体育项目】吹枪(文山州)